這是一段關于一個卷煙零售客戶和一位客戶經理之間,圍繞一包“中華”煙演繹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馬金華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煙草專賣局的客戶經理,他服務的客戶中有一個名叫王炳龍的老大爺,王大爺的卷煙零售店開在地處蒙城縣壇城鎮街東頭的馬路邊上。在馬金華長期以來“一家人”式的熱心服務中,他與王大爺結下了父子般的親情。
說起王大爺,馬金華總是贊不絕口,每次拜訪到他的煙酒店時,遇天熱,大爺早就為他涼好了一碗綠豆湯,逢下雨,大爺早早的撐好雨傘迎到了小路邊,進店里,大爺總會為他遞上一支最好的香煙…… 馬金華也是好樣的,除了到大爺店里拜訪外,只要看到水缸空著,總是幫他挑滿。午收大忙季節,大爺關了店門忙“三夏”,馬金華一直找到麥田里,挽起袖子就幫著收割麥子,大爺感動的不知說什么好,馬金華卻和大爺開著玩笑說:“這就算我拜訪客戶了”。大爺常對人說:“小馬這孩子真好,每天進店就理貨,張口就問少啥貨,起身就去干家務,比親兒子還親吶!俺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多虧有他,俺打心眼里感激他呀!”
這不,為表達心意,王大爺琢磨了好久才想出個好主意──買包好煙給小馬。于是,在去年春節進城時,他特意從城里大商場買了一包“中華”煙揣回了家。打那以后,只要小馬一來,老人就象掏寶貝一樣掏一支“中華”煙敬給小馬,王大爺的老伴在一旁也勸說:“小馬,只有你來,老頭子才舍得把這包‘中華’拿出來,在他的心中吶,你最親,上次村長來,老頭子都沒舍得拿,你就抽一根吧!”但不論怎么說怎么勸,小馬每次都笑嘻嘻地推辭說:“大爺,這么好的煙還是留您老人家自己享用吧!為您服務是我份內的事?!本褪沁@個場面、這個動作、這番話語,每天都在小馬和大爺之間重復著、延綾著。一來二往,大半年過去了,那包“中華”煙卻一支都沒少,直到今年端牛節那天,這一切才發生了變化。
端午節早晨,空氣里輕輕漂浮著糯米粽子的清香。這天,馬金華一大早起床又要到壇城一條線拜訪了。臨行前,他讓愛人給他帶了一包剛出鍋的棕子,準備送給王大爺嘗嘗鮮。
可是,當馬金華捧著熱乎乎的粽子來到王大爺的小店時,王大爺再也沒有像往常一樣站在門口等他了,迎接他的卻是花圈和紙錢……大爺患腦溢血病故了。馬金華含著眼淚把粽子擺在大爺的靈前,低聲哭訴說:“咱爺倆不是說好了,等您賣煙賺了錢,明年把小店擴大成煙酒小超市,咱們的愿望還沒實現啊……”
王大爺的老伴聞聲趕了過來,娘倆抱頭痛哭后,老人家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掏出那包熟悉的“中華”,泣不成聲地說:“你大爺臨走前囑咐俺,一定要把這包‘中華’送給孩子你,這包煙可是他特意給你買得呀,誰也沒舍得動一根!”雙手接過那包早己略顯陳舊的“中華”煙,小馬在風中哭成了一個淚人……
而今,這件事己過去數月了,但馬金華每天上班時,仍會滿懷敬意地看一看、摸一摸端放在自家方桌上的那包“中華”煙,因為這包“中華”己成了煙草人與零售客戶魚水深情的一個見證,將始終激勵著他努力前行!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