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1978年11月出生,2003年6月大學畢業進入煙草行業,先后擔任江蘇省鹽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卷煙營銷中心訂單部電訪員和市場部客戶經理,2011年2月,被確診為胃癌晚期。4月3日,她因胃癌醫治無效,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4歲。但她創造的非凡銷售業績卻被人們牢牢銘記:卷煙銷量105.82%、重點品牌培育105.40%、訂貨成功率99.56%、訂單滿足率93.46%、客戶滿意度100%。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現象。然而,馬蘭的逝世,卻牽動了鹽城煙草1000多名干部員工的心,他們飽含著淚水,自發組織起來為馬蘭送行,緬懷好同事馬蘭。
2005年7月,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鹽城市局(公司)成立訂單部,馬蘭從家鄉東臺來到了鹽城市工作。離開家人,馬蘭和姐妹們一起住進了集體宿舍。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少了,她和同事們把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占了一天三分之一的時間。如果這三分之一的時間里都在逃避、抱怨、滿面愁容,那么生活將陷入無限痛苦之中。”在生前的一篇文章中,馬蘭這樣寫道。
都說人長久從事一項工作會倦怠,但在訂單部工作的4年多里,馬蘭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她的電話訪銷成功率、重點品牌訂購率等指標一直名列前茅,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榜樣。
4年多里,馬蘭贏得了許許多多客戶的表揚和感謝,卻從未經歷一起客戶投訴。在她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訂單部先后被授予江蘇省“青年文明號”和鹽城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
“在其位,謀其職。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就要把工作做精、做細、做好。再普通的工作,也有一份責任在里面。良好的責任心是干好每一項工作的前提,是為人處世的寶貴品質。”2009年鹽城市局(公司)進行“四定”改革時,馬蘭這樣說。
2009年9月,馬蘭通過競聘走上了客戶經理的崗位。從電訪員到客戶經理,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馬蘭肯鉆研,分給她的230份客戶資料,她一周時間就全背下來了。”作為馬蘭的師傅,客戶經理高保友對這個態度認真的徒弟格外滿意,“她觀察仔細,不懂就問,還主動要求自己走在前面服務客戶,讓我在后面看,指出她服務中的不足。”
就憑著這樣一種“釘子”精神,馬蘭僅用兩周時間就完全掌握了230戶零售客戶的店名、地址、負責人、市場類型、經營規模等詳細情況,不到一個月就能獨當一面了。
馬蘭所負責的轄區以中小客戶為主,而且地處偏僻、經營能力較弱,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她將只有3歲的孩子送到了全托幼兒園,每天早上提前1個小時走市場。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馬蘭還主動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習……”
“一個女同志,走訪市場風吹日曬,夏天臉曬黑了,冬天臉凍紅了,她幽默地說自己要像包公、關公一樣,忠于事業,做一個正直的人,與零售客戶肝膽相照……”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她從不抱怨,總是積極地面對。”
……
在鹽城市局(公司)卷煙營銷中心,說起馬蘭的點點滴滴,大家仍然歷歷在目。
記者特意來到鹽城市經濟開發區聚亨路,這是馬蘭生前負責的轄區。走進一家名叫僑亨超市的店里,店主裴如梅以為記者來購物,很熱情地起身招呼。
當記者提起馬蘭時,她的微笑消失了,想說話,但又停頓了一下。
“2010年10月6號,這一天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我店里要安裝卷煙柜臺,馬經理來的時候穿著一件黃色大衣,圍著圍巾,還穿著棉鞋。當時天氣并不是太冷,我就問她怎么穿那么厚。她說病了,有些不舒服,沒什么大事。她看起來身體很虛弱,站了一會兒就坐在那里看著工人安裝柜臺……”裴如梅指了指柜臺不遠處的一把椅子,輕輕地說,“當時她就坐在那里。后來我才知道,那時她剛做了一次手術,還在病休……”
憶馬蘭,語未出,淚先流。
“2005年7月,我和蘭姐一起從東臺市局(分公司)來到鹽城市局(公司)訂單部上班。”曹麗娟說,性格隨和的馬蘭被宿舍的姐妹視為大姐,“那時候我們一起住在集體宿舍,蘭姐時時處處照顧著我們。她心靈手巧,人也善良,每天都是她為我們做早飯。我們最愛吃她做的雞蛋餅,有時她還會多做點拿給宿舍樓下撿廢品的老奶奶吃……”
一個寒冷的冬夜,宿舍里一位姐妹發起燒來,病痛讓她發出了輕輕的呻吟聲。察覺后的馬蘭披衣起床,問明情況后,立刻穿好衣服出門買藥。這時宿舍周圍的藥店已經關門,馬蘭頂著寒風東跑西找,最后在離宿舍很遠的一家24小時營業的藥店買到了退燒藥……
電訪員潘婷回憶道,剛參加工作時,自己對工作流程不太熟悉,馬蘭便主動利用午休向她講解如何跟客戶溝通、怎樣快速記住卷煙代碼和卷煙名稱等,為她盡快獨立為客戶訂貨提供了很大幫助。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老年客戶,老人的方言我聽不懂,當時特別著急。”電訪員王曉燕說,“馬蘭姐聽到后主動安慰我,還接過電話幫我完成了客戶的訂單。”
對同事如此,對他人亦如此。馬蘭一直心存一份感恩,一份大愛。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馬蘭在單位組織的獻愛心捐款活動中捐了400元錢,隨后又以一個母親的身份通過慈善機構給災區孩子匯去了400元錢。
馬蘭在匯款單中寫道:“請把這很少的錢用在這次地震中受災的孩子身上吧!雖然不多,但這是一個母親的心愿!”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當時她的孩子剛滿周歲,生活并不富裕。
馬蘭和愛人曾經租住在一間小小的車庫里,直到2009年7月才結束租房生活,和愛人一起貸款買了一套使用面積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為此她很開心地說:“終于結束了租房的生活,搬進了自己的房子里。雖然小了點,卻很溫馨!”
“因為感恩,世界才更精彩;因為感恩,生活才更美好;因為感恩,家庭才更幸福;因為感恩,工作才更努力;因為感恩,心情才更愉快。”這是2008年10月,在參加鹽城煙草一次演講比賽時,馬蘭留給我們的話。
馬蘭雖去,精神猶在。
“她的生命里始終充滿一個‘愛’字——熱愛工作,關愛客戶,愛好鉆研,充滿愛心。”提起馬蘭,鹽城市局(公司)副經理陳明洋這樣評價道。
熟識馬蘭的人都說,在她心里,有工作、有家人、有客戶,但欠缺一些她自己。她可以虧著自己,但從不虧著別人。
馬蘭的病,牽動人心。鹽城煙草干部職工紛紛自發為她捐款。這深深感動了馬蘭,也讓她感到有些不安。病情稍有好轉,她就讓愛人陪著自己買了些糖果,來到單位向大家表示感謝。
去年年底,東臺市局(分公司)市場經理許俊杰將自己獲得的“五好職工”獎金寄給了馬蘭,希望能夠幫上一點忙。馬蘭收到后,堅持讓家人把錢送了回去。她說,大家已經幫了自己很多,不能再給大家添麻煩了。
“今年旺季銷售很忙吧?真是對不住,我的客戶分給了你們,給大家添麻煩了!”做完一次大手術不久,卷煙營銷中心的同事們來看她,馬蘭臉上寫滿了歉意。
病魔無情。病情的惡化,多次的化療,使馬蘭常常要忍受著劇烈疼痛,但她從不在孩子、父母和同事面前流露,盡管她深知,去日不遠。
“她再傷心也不會在父母面前流淚,怕二老傷心;病體不方便也堅持帶孩子游玩,讓他多享受一天母愛;治療過程中再痛苦也堅持笑著,就是為了給其他病友多一點信心和希望。病中的她從未想到過自己,還總是為別人在考慮、在打算。”李小榮如此評價陪伴自己一路走過的愛人。
在最后的生命時光里,馬蘭用最深沉的愛,堅強地和這個世界說再見——
她做出了捐獻眼角膜的決定。最后不能說話時,仍用無力的雙手比劃著,告訴家人聯系紅十字會捐獻眼角膜。
她喝下各種難以下咽的湯藥。有些她也知道沒有什么用,只為父母安心。
彌留之際,身體十分虛弱的她,艱難地給愛人留下了最后一封信:“把自己好好打扮起來,別不舍得買衣服,春夏秋冬,各個季節都買上幾套。早點找個伴……”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我去后不設靈堂、不擺酒席,一切從簡,還請大家理解和支持。”
馬蘭走了……
她走了,帶著愛,去了遠方。
“我會把節省下來的兩萬元錢委托公司團組織保管,以后如果市公司及東臺煙草一線職工遇到困難需要捐款時,捐款名單上還會出現我的名字。”今年4月18日,李小榮來到鹽城市局(公司),轉交了馬蘭生前的一封親筆信和兩萬元錢。馬蘭在信中留下遺愿,把同事們捐給她治病的兩萬元錢捐給鹽城市局(公司)成立“職工愛心基金”,幫助以后遇到困難的一線職工。
在最后留給大家的一封信里,馬蘭這樣寫道:“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我去后不設靈堂、不擺酒席,一切從簡,還請大家理解和支持。”
讀此信,淚漣漣。同事們說,馬蘭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很厚重。
今年5月,鹽城市局(公司)發出通知,號召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馬蘭同志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
6月,江蘇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開展向馬蘭同志學習的活動;
7月,馬蘭先進事跡經江蘇當地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
8月,鹽城市文明委把馬蘭列入“鹽城好人榜”;
9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印發通知,追授馬蘭同志“自覺踐行行業共同價值觀優秀員工”稱號,號召全行業開展向馬蘭同志學習活動;
10月中旬,馬蘭成為“中國好人榜”候選人。
……
“感恩奉獻,美德長存天地間;愛崗敬業,英靈永垂宇宙中。”鹽城市72歲的零售客戶蘇頤得知馬蘭離世的消息后,將小店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