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清明時節,黃土高原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煙農們忙碌的身,機械耕地、機械理墑、機械移栽、機械覆膜,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幅全程機械化烤煙生產方式,煙農干活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如此的現代煙草農業,煙農們種起煙來比以往減少了許多勞動強度,輕松多了,感覺真幸福。
小時候,我就與烤煙結下不解之緣,因為生活在農村,生長在煙區,種的糧食填飽了肚子,而種的煙葉讓我們交上了上學的學費,過年穿上了新衣裳,種煙讓農民有了一些經濟基礎,跟隨著社會發展前進的步伐,種煙伴隨著幸福感。我們從小幫著長輩們栽煙、理煙、賣煙,直到進入煙草行業工作,經歷了從用一把鋤頭人力種煙到機械化種煙的歷程,更是見證了因種煙而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那時的我還在讀書,但我清晰記得,當時納章鄉的一戶農民種煙種成了“萬元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因而該農民得到了鄉、縣兩級政府身披大紅花的表彰大會,成了全縣煙農學習的榜樣。二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煙農種煙收入五、六萬元,多的十多萬元已比比皆是,煙農因種煙而建起了小洋樓,更聽說某某村烤煙賣完后村民們團購微型面包車二十多輛之事,能買車是煙農們這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已成了很普通的一件事,煙農們開著車去種煙、賣煙,感覺特別幸福。
剛工作時,每年八月底九月初是煙農們賣煙最擠的時間段,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幫我家的煙收收,孩子開學等著交學費”,現在下鄉時,每當學生給父母打電話,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娃,好好讀書,想吃啥就買啥吃,不要虧待自己,這點錢我們有”,你看,因煙種帶來的收入,讓煙農說話底氣都很足。的確,曲靖煙三十年的發展著實讓煙農們改變了許多,從牛耕人種到機械化種植;從人挑、馬馱的煙葉生產方式到田間修通條條筆直的機耕道,煙農們開著機動車去種煙;從人挑、馬馱水澆煙,到幾乎戶均一臺抽水機拉著皮管輕松澆煙;人挑馬拉去擠著賣煙已成往事,取而代之的是聚約式收購模式,開著私家車去賣已是常態化,煙農們確實感到幸福。
連續兩年的提高煙葉收購價格,今年又是提價10%,再加上機耕、揭膜提溝培土、優化煙葉結構、購農機等多項補貼,煙農們心里樂開了花,種煙帶來的幸福感一浪高過一浪。同時,煙農們深知只有不但地推廣應用烤煙新科技,比如今年的膜下小苗移栽,緊跟烤煙生產收購政策,從量到質的提升,才能好煙賣好價。煙農夢成就了企業夢,企業夢就是中國夢,煙草企業只有始終把維護煙農利益放在心上,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同心共筑,讓煙農種煙感覺到越來越幸福,那么,實現中國夢指日可待。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