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吉沙拉機是在2008年1月4日的洋芋地里,當時天上正下著大雪,他和九口鄉的干部正在落實烤煙苗床地。
他是個典型的彝家漢子,黑油油臉上輪角分明,堅定的眼神中表現出淳樸。知道我是烤煙種植技術員后,用他長滿老繭雙手緊緊拉著我的手握住,我感覺出那是對技術的渴望,對致富的渴望。后來,由于工作關系,我每天都要到苗床地指導育苗,接觸時間長了,彼此熟悉了,我才從他嘴里知道,他是美姑縣九口鄉瓦洛村的支部書記,以前美姑縣已經開始種植烤煙,由于技術跟不上,煙農收入不好,造成煙農種煙積極性差,這次已經是第三次種煙。他還告訴我,他很喜歡種煙,但又不敢說,因為其他人不愿意種,上街是別人會對他指指點點。這次知道美姑縣又要開始種植烤煙,他很高興,馬上開會落實面積,在他的宣傳發動下,全村當年一下落實面積240畝。
2008年的冬天真是太冷,整個育苗中棚一直包裹在大雪中,雪掃了又蓋上,蓋上又掃掉。一天,他吞吞吐吐的喊我到僻靜處,想說啥,但又不說。后來,經不住我詢問,他終于開口問我:“劉科長,你把煙苗育在水中,全村人都說煙苗長得出來才怪呢,這么長時間沒見發芽,何況我們世世代代都沒見過”,眼中帶著擔憂、疑惑。我知道,那是為我擔憂,擔憂煙苗長不出來我如何交代。疑惑漂浮育苗技術是否真的像我說的那樣能育出壯苗。我耐心的解釋,今年氣候特殊,煙種發芽時間推遲,從我查看煙種的萌發情況來看,近幾天就會開始發芽。過了兩天,我接到他的電話,聲音里帶著驚喜,他告訴我,煙苗全部一下子鉆出來了,大家說太神奇了,都說你技術太好了。我告訴他,這不是神奇,不是我技術好,這就是科學,種煙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種出好煙,才能夠賣出好價錢。
通過這件事情后,在落實間苗、定苗、施肥、剪葉、移栽、施肥、烘烤的時候,他都帶頭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來操作。當年收購結束后,瓦洛村種植的240畝烤煙收入38.4萬元。逐戶結算的時候,全村轟動。后來,吉沙拉機高興的告訴我,長期以來,他們主要以種植包谷、洋芋為主,除了自己食用外,少量的拿到市場上去買些,每戶每年收入就是一兩千塊錢,今年最少種4畝的,都買了6、7千塊錢,有好幾戶一下就成為萬元戶啰。今年種植的品種是紅大,物資都由煙草公司補貼,不用出錢買物資,大家都很高興。而且種了烤煙的土地全部撒下秋蕎,產量比沒種烤煙的土地反了幾番,他最為驕傲的是受到縣委政府的表彰。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美姑縣種煙鄉由2008年的2個逐步擴大到6個,種植面積由2000畝擴大到10000畝。吉沙拉機帶領的瓦洛村的烤煙生產也由無到有,由小到大,2012年全村種植烤煙500多畝,全村賣煙收入100多萬元。
今年,縣煙辦把頭聘為烤煙技術輔導員,把他分到九口鄉最偏僻、難度最大的九口村,吉沙拉機更忙了。我下鄉在苗床地遇見他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計劃將家里旱地種上烤煙外,還帶頭把僅有的2畝水稻田全部用于烤煙種植,并且承包了瓦伍村煙農的4畝土地。他滿懷信心的告訴我,一只羊子是是放,一群羊子也是放,現在煙草公司的肥料補貼高,收購價格也逐步提高,所以他今年要多種幾畝。去年收入4萬多元,今年爭取收入翻一番。
彝區經濟的發展,新區烤煙產業的壯大,需要更多像吉沙拉機這樣的村干部作為的科技帶頭人。
?
吉沙拉機和他種植的紅大烤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