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香煙來源于美洲,幾千年前,他們中的勞動者經常采來一種植物(既是現在的煙葉)咀嚼,幫助他們恢復體力和提神打勁,次數多了便成為一種嗜好。
然而吸煙有害健康成為了推崇健康生活的現代人無法忽視的問題!健康來源于科學的態度和正確地了解。人類要想解決吸煙有害健康的難題,首先需要社會改變觀念,要科學、客觀公正地處理煙草制品與人類健康的矛盾,使人們能夠客觀公正的對待吸煙的行為。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創建一個可以健康科學吸煙的人文和社會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吸煙對人類的危害。這幾年興起了一些“無煙會議室”、“無煙場館”之類的東西,似乎一個戒煙運動正在全國悄然開展。
當然,吸煙并不是一個好習慣,但不吸煙的人,卻很難體會到一煙在手的那種樂趣。試想戰友一聚,一壺熱茶,幾支名煙,或坐或依或盤或臥于塌陷了的沙發上,回想并肩作戰、依依不舍的戰友情。回想新兵連抽煙被連長抓個正著,讓你把一包剩下的煙全含在嘴里當著全連官兵點燃吸的“苦、樂”。下連隊后,半夜站崗時,煙沒了,于是便在哨所周圍、沙發下找煙頭,找不到,于是便自言自語:“為什么現在的煙都要帶了過濾嘴?沒這倒霉的過濾嘴不就會有好長一截煙頭嗎!”那又饞又怒的模樣兒現在回想真令人覺著可愛。
筆者前些年回杭州探望一位老首長,食管都切開了而嘴角卻仍叼著一支煙,勸他不要抽了,他卻笑著說:“頭可斷,血可流,煙不可不抽!”過兩天再去看時,人已去了。據說,臨去時嘴角的煙還燃著。嗜煙之人,竟豁達如此!煙很好戒,但那愛卻實在難舍。說煙是男人的第二生命,這話是一點兒也不過份。苦惱了要抽煙,高興了也要抽煙,寫文章需要創作靈感時更要抽煙。男人要斷了煙,就總感到身體的哪一部分沒了,心中搔搔地難受,手腳也不知該往哪兒放了。男人多不喜戴首飾,但只要一煙在手,便會顯得瀟灑。正如婦女以金戒子的大小多少來顯示自己的富有一樣,男人也用煙的檔次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人們可以包容眾多的社會問題,汽車尾氣在城市中肆意亂竄,社會可以用積極的態度重視和處理汽車產業的發展與環境污染的矛盾,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積極的治理和控制汽車尾氣對城市環境造成的污染,但唯獨不包容吸煙的行為,然而汽車尾氣對身體的危害遠遠猛于吸煙!
卷煙吸食過程中最主要的有毒物質是焦油和一氧化碳,但是和汽車尾氣相比僅占千分之五,從都市大氣中人們逐日吸進量相當于吸50-60支煙。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健康不僅僅只局限于吸煙而帶來的危害。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把吸煙看成是洪水猛獸,把二手煙當成紅色的空氣污染警報。
煙草也有他積極的一面,筆者了解到2012年全國煙農總收入499.64億元,煙草財政收入是全國總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左右,同時帶動了三產,帶動了就業。學一點煙草知識讓您獲得健康科學的吸煙方法,知其“燃”更知其所以“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