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來到新煙的大家庭轉瞬間已經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沒有大的驚濤駭浪,卻有著跟別人不一樣的感悟,不一樣的心路歷程。
和最近幾年新入廠的員工一樣,我也是三年前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四處奔波去找工作但心懷理想的高校畢業生,最后新煙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現如今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去回憶那個時候的場景,你的嘴角會不自覺的往上揚。
進廠那年剛好趕上新煙的50年廠慶,就是說在我們了解新煙之前,她已經走過了五十個歲月,當我賞析了廖仁俊寫的“開拓者的最初時光”(《雪蓮芬芳叢書故事集》第二篇文章)之后,我才對我們的新煙有了最初的了解。才知道我們的新煙經歷那么多的曲折和磨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知道,50年前,新疆卷煙廠的廠址周圍是一片戈壁。四周葉草叢生,雜書遍布,很是荒涼。就在那種極端艱苦的條件下,20多名元老在趙振的領導下,割蘆葦,打土磚,修建廠房,試種煙葉,安裝設備,一切從零開始。最后的感言寫到:“這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艱難困苦沒有嚇到我們,風霜雨雪沒有打垮我們。心中懷揣著崇高的夢想,再苦再累也樂觀應對。過去的雖已過去,但往事并不如煙,它留給我們的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是一筆珍貴的財富……”。我覺得它留給后人不止這些,還有一種精神,一種艱苦奮斗,迎難而上,不懈追求的精神。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加入新煙的大家庭之后,我榮幸的分配到二車間,到了車間才知道,很多的先進個人,勞模,先進事跡就在我們的身邊,像被譽為“征服洋機器的土郎中”的李旭東,電氣行家王斌,第一個自治區女勞模許云華等等。還有一些未被我們發現,仍在一線兢兢業業的大哥大姐。在車間,我學會了很多,除了最基本的設備上的操作技能,還有師傅們的吃苦耐勞、奉獻的精神!還有團隊合作的方法!
說到團隊協作,讓我記起來我參加過的紅云紅河新疆卷煙廠“凝心聚力”企業文化研習營。2011年6月25日,由各生產車間、科室的組成的60名學員在奎屯市預備役三團指揮部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學習和研討。其中有個環節是:玫瑰心情故事。每個學員手中拿著一支玫瑰,用眼罩罩住雙眼,室內光線也調到了最暗,讓大家自愿講故事,講感恩的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都表達了對父母、對領導、對同事的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領導的關愛,感謝同事們的相互幫助。最后每個學員手里發了一根蠟燭,60名學員圍成一個圈,我被叫到學員們的中心,老師問:知不知道為什么叫你出來?我搖搖頭。老師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今天我們大家一起為你慶祝!我當時才反應過來,那天就是我的生日,大家燃起了蠟燭,唱起了生日快樂歌,我被幸福的不知所措……,就這樣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團隊合作,我也度過了讓我一生難忘的生日。
思緒慢慢的飄回了車間,現在車間近幾年加入的新同事已經過半,幾乎都在從事重要的崗位,所以我們的工作表現決定著車間乃至整個新煙的明天,因為我們是卷包車間,是新煙的門面,新煙的集團對標工作要靠我們來完成。新煙要發展,首先提高產品質量排名,完成各項對標工作,這些指標交給我們車間,分配到每個機臺上,困難是有,我們不應該懼怕,我們不能被人看成外表光鮮亮麗卻不堪一擊的“草莓族”,只能說明我們還不夠努力,想想50多年前,創辦新煙是何等的艱辛,但是老一輩的元老們做到了,這些困難在它面前,我覺得都不值一提,我們都懷揣著夢想和抱負,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不能空想,在困難面前不能低頭。車間領導幾乎日夜奔赴在生產一線,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積極配合廠里和車間的各項工作的實施。相信我們車間和新煙會走上更快速發展的軌道。
說到我們新煙共成長,其實不是,她在我們加入之前已經悄然走了半個世紀之多,我們只是為新煙的生命里注入了新的血液,讓我們的新煙更快更穩的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