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草企業在華坪從成立到現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經坎坷,歷經挫折,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今天的華坪煙草,在市局黨委和華坪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企業管理越來越規范,企業利稅逐年增長,烤煙種植的流程和技術越來越成熟,并為山區群眾的脫貧致富和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煙草“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煙農利益至上”的理念,離不開管理和服務角色轉換的定位,離不開煙草員工和客戶、煙農“唇齒相依”的相互合作。
在企業的發展歷程中,我身臨其中經歷過點點滴滴的事例,這些事例給我教育,讓我感動,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催人奮進。
經歷一:記得有一年抽調到一個村公所去蹲點,公司安排車子送我到蹲點的地方,盤山公路坑坑哇哇,小車顛簸得頭昏眼花進入一個懸崖上面的小村,一個急彎后公路上出現幾只放養的小豬,駕駛員躲避不及,一只小豬當場被壓死,我和駕駛員有點不知所措,下車后發現小豬的主人,一個放牧的老人就坐在公路上面的石頭上,我們怯怯地問他,這是你的小豬嗎?不好意思,給你壓死了,你看賠你多少錢?老人先沒說賠多少,問我們是哪里的?我們說是煙草公司的。老人很平靜地說:“你們隨便給點吧”,我們說隨便給點不好吧,你養個豬也不容易,老人說:“煙草公司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這里的學校、水窖、烤煙房、水池都是煙草公司出錢修的,過幾天公司還要給我們維修這條公路,我給你多要錢,我還好意思嗎?”,這就是我們淳樸的煙農,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我們真心為煙農群眾服務,我們肯定會收獲我們付出的感動。當然最后我們也按市價賠償了老人的損失,但我們真的很感動。
經歷二:在煙區通達白姑河蹲點的時候,回公司時想起同事叫我幫買幾只山上的土雞,沒想到跑了幾家煙農都沒有買成,原因是進去幾家都說,我們現在不賣雞,我們種烤煙每年都有兩萬多,家庭開支也有錢了,連孩子讀大學的錢都有了,所以不像前幾年那樣賣雞給孩子交學費,現在我們養雞就自己吃客人來了吃,你要吃我殺給你吃,你要帶回家就提兩只回去吃,就是不賣。我都被他們這個邏輯繞得有點昏。
經歷三:我在中心專賣管理所上班的時候,一個出過車禍并多次做過手術的肢體殘廢人到所里來咨詢辦理煙草證的事,并問辦一個煙草證要多少錢,我給他講了辦理煙草證的合理化布局的規定,告訴他只要達到要求就可以辦理,我們辦證不收辦證費,也不收什么錢。我了解了他經營地點后按照辦證流程辦理并提交分管領導審核,在極短的時間給他辦好卷煙零售許可證,當他接到通知來領證的時候,非要請我們管理所的人去吃飯,我們很善意地拒絕了他,說辦證為客戶服務是我們的責任。他走的時候說,他是殘廢人,也沒有什么熟人親戚當官,沒想到你們這么熱情地幫我辦好證,讓我做起了經營,也不吃我一頓飯,我很過意不去,很感動。
經歷四:曾經寫過一篇感動煙草的小故事:“老丁要殺牛”,就是“煙農老丁把大門鎖了準備殺牛給我們烤煙技術員吃,然后我們從院墻翻出去跑掉的真實故事”。后來市局派攝影記者來華坪來給老丁拍“情景再現”。當我帶記者到通達村老丁家時,我原來擔心怎么給老丁說清楚為什么要情景再現,沒想到,老丁很開通,沒等我用傈僳族話解釋幾句,就說:“不用說了,我懂,就是做個要殺牛的樣子照相,這好辦,只要是煙草公司安排的,我都支持。” 我想好多事是自己想復雜了,其實沒什么的了。于是老丁叫老伴拉出一頭黃牛,黃牛很聽話,站在院子里不跑不動,老丁對著牛磨刀霍霍,我和公司的三個人,兩個站在院墻上,一個做出往上爬的樣子,兩個女記者一陣猛拍,拍的結果很滿意。其實那天去的人只有我知道,傈僳族有個忌諱,對于不準備殺的牲畜家禽是不能用刀來假裝的,要殺就殺,不殺就別嚇。老丁破了這個傈僳族禁忌,不是他不懂,而是他對煙草的感情。
經歷五:為搞好煙草宣傳工作的需要,領導叫我配合中國煙草在線的幾位老師去新莊鄉八德村拍攝烤煙宣傳紀錄片,在沒有誤工費的情況下,村長幾個電話,來了接近四十個姑娘小伙,來了后幾位老師又要求穿傈僳族服裝,村長對著一幫姑娘說了幾句傈僳話,半過小時后,姑娘們全部穿著艷麗的傈僳族服裝出現在烤煙地里,要知道這些傈僳族女裝一套接近三千元,而且有個姑娘的服裝還是過幾天準備結婚的服裝。其他需要的道具,只要導演老師需要,煙農群眾都齊刷刷地送到拍攝現場。在拍攝時,一人高的煙地里烈日當空下,有些動作重復十幾遍,但參加配合拍攝的煙農群眾毫無厭言,一直配合拍攝到老師滿意為止。
經歷六:華坪縣中心鎮楠木村一個七十幾歲的卷煙客戶,兒媳婦因某種原因離家出走,兒子憨厚木訥,孫子讀書還要指望七十歲的老人開煙店的微薄收入,幾年來,負責片區的客戶經理肖期菊無償地給她做訂貨的工作,因為經營規模小,資金周轉不夠的時候,肖期菊給她若干次的墊付煙款,孫子考取大學,肖經理幫她在卷煙零售戶協會爭取補助,并動員同事捐款,當我和肖經理一起把錢送到老人的手上時,老人感動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我經歷的感動,煙草員工的付出和煙草員工收獲的“感動”。是的,我們和煙農和客戶是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唇齒相依”是我們共同發展的根本,現在是,今后也是。我想,當有些行政部門和人還把自己的職權當做斂財和呵斥群眾居高臨下的工具時,我們煙草的“三個利益至上”和“七彩服務”已深得人心,并已經深深根治于我們煙草員工的心和腦。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