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丹麥,哥本哈根,一所民居前,王睿放下手中的皮箱,看了看手表,心中說道:還好,不算太晚,希望吳伯,還有劉思、特萊恩那兩個家伙沒有等的太著急,今天是中國的農歷正月十五,我答應回來和他們一起過元宵節的。
吳伯是臺灣人,也是王睿在哥本哈根大學讀研時的房東,早年定居在丹麥,前幾年老伴過世了,自己一個人住著偌大的房子總覺得過于孤單,便免費讓尋找住處的王睿住,條件是幫忙打掃房間,有空的時候陪他聊天。而劉思和特萊恩則是王睿在哥本哈根大學時的同學,因談得來,所以關系處的非常好。他倆經常來王睿這兒聚會,也把吳伯當成了自己的長輩,因此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大家相約一起在吳伯這兒過。
當王睿摁響門鈴時,便聽到里面特萊恩迫不及待的嚷嚷:都說從中國給我帶湯圓吃,才到,看我怎么收拾他。門“砰”的一聲打開,特萊恩一個健步沖到王睿面前,便開始搶王睿手中的皮包。弄得王睿哭笑不得。
大家進屋后,看到桌上已經準備好的酒菜,王睿有些過意不去。向吳伯歉然道:讓您老久等了,飛機晚點起飛,所以回來晚了。吳伯揮揮手,表示沒什么,并習慣性的拿起煙斗準備點煙。王睿對吳伯說道:吳伯,今天別抽煙斗了,我這次回來,給您老帶了兩條祖國產的“人民大會堂”煙,今天就抽它吧。說著,王睿從皮包里拿出“人民大會堂”煙,并打開一盒遞給吳伯。吳伯接過香煙,反過來調過去地端詳著,“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祖國的煙,好啊、好啊。王睿看到吳伯用顫抖的手抽出一支,忙幫吳伯點燃。七十多年了,我還沒回到過祖國,老伴沒去世那時候,我們打算回到祖國看看,可是她先走了……“人民大會堂”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多么熟悉,可又多么陌生呀。王睿、劉思、特萊恩靜靜的聽著,大家都不忍打斷吳伯的思緒。最后,還是吳伯打破了這有些憂郁的情緒。來,大家都抽一支吧。說著,吳伯給每個人都遞過去一支“人民大會堂”煙。
來自祖國南部城市的劉思,看著煙盒上的生產單位,略有疑惑的問王睿:“人民大會堂”,看這名字,我以為是北京當地生產的呢,怎么是遼寧生產的?王睿告訴劉思:是這樣,我叔叔就在這個公司,說起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呢。據叔叔說,在祖國慶祝建國十周年的時候,當時遼寧的營口卷煙廠有一名畫版師在北京看到人民大會堂雄偉的氣勢,有感于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遂設計了煙標草圖。回廠向營口卷煙廠領導匯報后,營口卷煙廠領導決定啟用這一設計,并把這包煙定名為“人民大會堂”,一直沿用至今。據叔叔說,這包煙還在國內煙草界獲過很多獎呢!吳伯點點頭,說:這包煙的名字取得好呀,讓我們這些海外游子心中感到溫暖。王睿,聽說你在那家國際知名軟件公司不是還想開發中國市場嗎,以后你回國的機會多了,別忘了每次回來都要給我這把老骨頭帶兩條“人民大會堂”煙呦。
在丹麥獨自讀書生活十余年的王睿了解此時吳伯的心情,那是一種倦鳥思歸的悵惘,那是一種浮萍盼根的失落,而能沖淡這種哀傷的唯有祖國。王睿看了看吳伯,又看了看劉思和特萊恩,對劉思和特萊恩鄭重說道:今天我提議,我們三人盡快找一段大家都能抽出的空閑時間,帶上吳伯一起回趟我的祖國,讓吳伯感受一下祖國的繁盛,這是我們的約定,好嗎?
好!特萊恩第一個跳了起來,我很想去中國,去看看你們的國家。是呀,我也很多年沒回家了,真想呀!這個提議也讓劉思有些熱血沸騰。謝謝你們了,只是我怕給你們添麻煩。吳伯的期盼是最熱切的,老伴故去后,一直壓在心底的渴望被王睿勾起,此刻激動得有些老淚縱橫。看吳伯您說的,麻煩什么。好,今天我們約定了!為了這個約定,我提議大家喝一杯。
丹麥,哥本哈根,一所民居內,大家熱烈地講著、喝著。那些對祖國、對親人眷戀的思緒,正從燃著的一支支“人民大會堂”香煙上冉冉升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