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袋,是父親生前攜帶的隨身物。
父親的煙袋,由正反兩面組成。正面是墨綠花格色布,反面則是一塊耐磨的純白布。煙袋長約五寸,袋口有兩根細小的麻繩,方便父親隨身系在褲腰。聽父親說,煙袋是母親精心設計手工縫制而成。
父親的煙袋,擱在哪“熏”到哪。父親每次抽煙時,怕我們聞不慣那股味道,都會離我們遠遠的。獨自一人坐在角落,小心翼翼取下煙袋,從袋中取出少許煙絲,放在一張長又窄的紙條上,卷成喇叭狀,再點上火,大口大口地抽。吐出的“煙霧”,散發出濃濃嗆鼻味,這是父親留給我最深的記憶。
記得那個年代,父親每天都會早早去合作社上班,系在他腰帶上的煙袋,隨著父親的步伐左右搖晃,像只歡快的小兔子。早早下班的父親,一回到家就會趕田里趕,幫助母親忙農活。
父親,平時話很少。遇上不順心或煩心事時,他就會一個人,取下煙袋,從袋中拿出一張小紙條,把心事寫在紙條上。當寫有字的紙條被父親卷著煙絲,隨煙霧消失時,就說明父親的心事已打開。見狀,母親都會走到父親跟前習慣地問聲:怎么了?父親沉默片刻,便獨自走開。那時,煙袋成了父親心事傾訴的“貼身“伙伴。
父親雖是個不善言談的人,但對我的愛依舊很厚重。小時候,愛貪嘴的我,常去母親那央求零錢買零食,往往錢要不到,有時還會挨上一頓打。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的父親,都會拿起毛巾輕輕為我拭去滿臉的淚水。“三娃,去看看父親的煙袋。”當解開父親煙袋時,里面除了裝有金黃色的煙絲、小紙條外,還有一分、兩分甚至五分錢的紙幣,父親躲的遠遠的,使著眼色讓我拿走。自從,父親都會隔三差五,在他的煙袋里為我備上一些零錢。那時,煙袋不僅藏有兩個男人的“秘密”,更包含了父親對兒子一份無聲的愛。那份愛,陪我度過了那個貧瘠的童年。
在省城上學的我,為了節儉家里的開支,往往一學期只回一兩次家,平時靠勤工儉學或打臨工來補貼生活費。記得一個冬季,天突降溫格外寒冷。門衛來傳喚告知我父親為我送來棉衣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急匆匆跑到門衛,見父親凍的滿臉通紅,雙手緊緊拽著一個大的蛇皮袋。“三娃,這是給你送來的棉衣,趕緊穿上別凍著了。這時你媽給你的生活費……”父親從最貼身的口袋里,掏出了擺的很整齊的百余元現鈔給我。就在父親轉身離去瞬間,“三娃,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別吃的太省了。”說著,父親解開系在褲腰上的煙袋,拿出了兩張打皺十元的紙幣塞在我手中。望著父親漸行漸遠的背影,我滿淚盈眶。暗想:父親一直把我當小孩在疼。那時,煙袋裝有一種滿滿的父愛,也寄托了父親對兒子的一份期望。
如今,父親離開我有些年了,也再沒見到了父親的煙袋。但每次回鄉下,看見有人抽起旱煙時,我就會情不自禁想起父親的煙袋,想起父親對我的那份愛、那份寄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