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許多老式煙具上,仍然保留著少數民族的煙俗,以下簡單介紹幾種:
水煙袋:由煙管、水缸、煙鍋和煙盒四部分組成。水缸內盛適量清水,隔水吸煙時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故名水煙袋。吸煙時,煙氣從水中通過,減少煙堿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其制作材料有賽銀、青銅、黃銅、楠竹、硬木、陶瓷等。其表面裝飾有貼面、浮雕、鏤空透雕、鐫刻雕飾,如八駿圖、太極圖、五女拜壽、《紅樓夢》、《西廂記》等。冬夏皆有托套,夏以竹絲編成,可防手汗,冬以絲線編織,可免冰手。托套上多秀織福壽、如意、龍鳳等吉祥圖案。
旱煙袋:又稱葉子煙、煙桿兒,用于吸食葉子煙。由煙袋腦殼、煙桿、煙袋嘴三部分組成。眼袋腦殼多為銅制,煙袋嘴以玉或瑪瑙制品為上乘。煙桿多用竹制成,以楠竹為上,荊竹次之,斑竹又次之。也有用軟心灌木作為材料者,將木棍用火煨去皮,抽掉軟木芯,用油布擦拭烘烤,桿面油光锃亮,花紋自現。還有以銅、鐵、鋁和紫竹做成的桿兒,長者可做手杖,在山路行走驅蛇護身。
棒棒煙桿兒:鄂西民間有用竹蔸制作煙桿供吸食絲煙用,俗稱棒棒煙桿兒。棒棒煙桿兒長短不一,最長可達50厘米。其特別之處在以蔸作棒頭,裝煙的“棒頭”呈圓錐型。在棒頭中央裝上煙鍋,兩側嵌鑲金屬片制定的陰陽魚、蝴蝶圖案加以裝飾,美觀別致。
煙嘴:濾嘴卷煙問世之前,民間多用煙嘴吸煙,既杜絕煙蒂燙手,又避免卷煙浪費。其制作材料比較廣泛,古樸高雅的竹木、角質、象牙,精雕細琢,是精致的工藝品。一般消費者用物美價廉的塑料、有機玻璃、賽璐珞為材料,農村則使用就地取材的竹木制品。
煙盒:硬盒卷煙問世之前,吸煙人為防止卷煙在衣袋里揉碎,便使用煙盒放置卷煙。煙盒多用薄鐵皮、鋁皮、塑料制成,分兩排裝煙,每排10支,也有將整盒煙放入煙盒者。少數煙盒以皮革制成,但多用于裝旱煙。
煙荷包:即裝煙絲或碎煙葉的小袋子。一般是布制,也有豬皮、羊皮制成。舊時農村少女以布袋縫制煙荷包,袋面繡蝴蝶、鴛鴦、喜鵲、荷花、牡丹等,贈予戀人,表達愛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