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18時37分,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騰空而起,承載著神舟九號飛船和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飛向蒼穹。33歲的劉洋成為我國首位女航天員。他們將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大突破——完成與天宮一號載人交會對接。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煙標也述說了國人飛天的歷程。
20世紀50年代期間,南京勤豐、地方國營淮上、地方國營金鐘、張家口工業局及廣州市地方國營南方等煙廠分別出品過“飛船”(圖1)“衛星”“飛月”“星球”“奔月”等煙標,其主版圖案大多為衛星、火箭或航天飛機繞軌飛行或繞月飛行的畫面。其中,“奔月”煙標的主版是嫦娥懷抱玉兔飛向月亮的畫面,副版為火箭升空及“1957”字樣,側標位置則印有“嫦娥奔月是中國先人的幻想”。
?
圖1
航天題材的煙標還有不少,如寧波聯工出品的“高速”煙標,主版圖案是兩顆衛星環繞地球飛行;公私合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重慶制造廠出品的“衛星”煙標;武漢市國營宇宙煙廠、國營青島第二卷煙廠等廠家分別出品的“火箭”“月宮”煙標等。20世紀60年代后期,山東青州卷煙廠出品了兩枚同圖異名的煙標“探月”(圖2)“月宮”,其主版圖案為:嫦娥腳踩祥云從月宮飄然而出,迎接一位乘火箭而來的男青年。這一充滿浪漫色彩的畫面透露出我國即將告別奔月的幻想年代。
?
圖2
果不其然,1970年4月24日凌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事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了歡慶我國首顆衛星上天,呼和浩特、合肥、沙市、沈陽、襄樊、贛南、青島、咸陽、綏化等地的卷煙廠分別出品了“70”“424”“衛星”“紅光”“春分”“東風”“宏圖”“騰星”“環宇”等煙標。其中,“70”煙標的主版是天安門和環繞地球的紅色衛星,“紅光”和“424”煙標分別于主版、副版主圖上方印有一節《東方紅》樂曲的五線譜。
2003年10月15日9時0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為紀念我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呼和浩特卷煙廠出品了“神舟”煙標,該標主版印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的圖案。神舟五號返回艙成功著陸后,烏蘭浩特卷煙廠則在其出品的“烏蘭察布”煙標上加印了神五返回艙畫面。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湖北武漢卷煙廠出品了全套兩枚的“紅金龍”紀念煙標,該標主版圖案均為地球、神舟六號飛船和身著宇航服的宇航員畫面。
此外,位于我國三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的西昌卷煙廠出品的“亞星”煙標是紀念1990年我國用長征三號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國際商業衛星“亞洲一號”;“澳星”煙標則是紀念1992年我國用長征二號E火箭成功發射第一顆外星,即美國通訊衛星“澳賽特B1”。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