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用來包裝香煙的盒子,人們稱之為煙盒,至于煙標之說,那是多年后我才聽到的文縐縐的叫法。那時候的煙以簡包裝居多,雖然是簡裝的卻也很難得,因為鄉下人多半抽不起這種卷煙。他們抽的是旱煙,往煙鍋口上加上一縷煙絲,再劃一根火柴,就吧嗒吧嗒地抽起來了。
我收集到的第一個煙盒是“東?!迸频?#xff0c;盒身的圖案是一片藍色海洋,海上有一輪火紅的太陽,勾勒出一幅旭日東升的美景。這個煙盒得來并不容易,它是我費盡心機從爺爺手里“搶”到的。
爺爺那時在村里任支書,這包“東海”煙是他去公社開會時發的。老人家看來很珍惜,一直舍不得抽,偶爾公社干部下來他才會拿出“東海”。煙沒有抽完,爺爺是不會把盒子給我的,因而每次家里來人,我都要湊上前去,看爺爺有沒有拿出那包“東?!?#xff0c;然后在一旁數煙盒里的煙。
差不多半年后,聽說家里又來客人了,我從屋外飛跑回來,我清晰地記得上次客人走時,爺爺的煙盒里只有兩根煙了。果然,爺爺從棉布褂里掏出“東?!?#xff0c;抽出一根敬給客人,正要抽出另一根時,我一手搶奪過來,把最后一根煙扔給爺爺,然后飛奔出屋。在我身后,我聽到了爺爺和客人的笑聲。
但我很快發現,憑一己之力,能收集到的煙盒是有限的,而且品種單一。于是我發動我小學時的同學,他們每為我提供一個新的煙盒,我就會回贈兩張練習本上的白紙。就這樣,我的煙盒越來越多,只是到了學期中間,我的練習本就沒有了白紙,我不得不在封面和封底上寫字。
上初一時,我的收藏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年本家的一位爺爺從臺灣歸來,族里的孩子擁擠上去,他們每人分得一個小紅包。輪到我時,我看上了這位爺爺手中的煙盒。這位爺爺對我的要求顯然有些意外,但他還是很慷慨地把那包沒抽完的煙給了我,我至今記得那煙的牌子叫“長壽”。
到了初三前,我收集到的煙盒有一百多個。我經常把它們捧出來,愛憐地整理好,然后放入箱底。然而,煙盒的命運是悲慘的,初三那年,母親為了讓我不因煙盒而耽誤功課,將它們付之一炬。多年后,我對母親的那次舉動仍耿耿于懷,午夜夢回時,我仿佛看到煙盒燃燒的青煙漸漸地飄遠,和一個孩子純真的收藏夢想一起飄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