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92周年紀念日。在方寸火花中,我們回顧黨的光輝歷史,重溫黨的崢嶸歲月,心中唱響對黨的頌歌。
?
圖①上海火柴廠本世紀初出品的“紅色足跡”火花。
?
圖②江蘇南京火柴廠二O一一年出品的“起航——中國共產黨誕生”火花。
?
圖③江西銅鼓火柴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品的“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火花。
?
圖④江蘇南京火柴廠2011年出品的“會師井岡山”火花。
?
圖⑤福建福州火柴廠上世紀70年代出品的“古田會議”套花。
?
圖⑥廣東廣州火柴廠本世紀初出品的“延安”套花中的兩枚。
?
圖⑦江蘇南京火柴廠一九九九年出品的“開國大典”火花。
?
圖⑧湖南長沙火柴廠2009年出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火花。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望志路106號召開,最后一天的會議則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
本世紀初,上海火柴廠出品的“紅色足跡”火花(圖①)呈現了“一大”會址。而2011年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起航——中國共產黨誕生”火花(圖②)則再現了嘉興南湖上“一大”召開時的情形。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了秋收起義,這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
為紀念此次起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江西銅鼓火柴廠就專門出品了“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圖③)、“秋收起義舊址”等火花。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農軍,與毛澤東率領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組成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組建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從此,中國革命武裝斗爭和人民軍隊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
江蘇南京火柴廠2011年出品的“會師井岡山”火花(圖④),就采用油畫為圖,再現了井岡山會師的場景。整個畫面精美細膩,構圖清新自然,人物栩栩如生,偉人間的握手形象傳遞出了“會師”的信息。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重申了黨對軍隊實行絕對領導。
福建福州火柴廠就于上世紀70年代為此出品了“古田會議”套花(共兩枚,見圖⑤),畫面上富有閩西建筑特色的古田會址被四周的紅旗簇擁,旁邊還有火炬在熊熊燃燒。“古田精神 代代相傳”八個黃字熠熠生輝。
延安是長征勝利的落腳點。在延安,長征精神有了新的延續,這便是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正是這樣的自覺繼承和發揚,才有了那些輝煌的業績,才有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
廣東廣州火柴廠就于本世紀初出品了“延安”套花(其中兩枚見圖⑥)。火花上,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向人們無聲傳遞著寶貴的延安精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一個嶄新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江蘇南京火柴廠和湖南長沙火柴廠分別于1999年和2009年出品了“開國大典”火花(圖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火花(圖⑧),前者選用畫家董希文的著名油畫《開國大典》為圖案,后者采用巨幅宣傳畫為圖案。
一枚枚火花組成了一幅厚重多彩的歷史畫卷,記載著中國共產黨成長的光輝歷程,折射出中國革命蓬勃發展的閃光足跡。
一枚枚火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最強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