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一九八四年江蘇蘇州火柴廠出品的“蘇州工藝”套花中的兩枚。
?
②上世紀(jì)60年代湖北武漢火柴廠出品的楚劇“百日緣”火花。
?
③上世紀(jì)80年代末東方火柴廠出品的“三國人物”套花之“蜀漢丞相諸葛亮”。
?
④2010年湖南常德火柴廠出品的“十二釵集錦”套花之“黛玉”。
?
⑤上世紀(jì)90年代福建福州火柴廠出品的“紅樓夢”套花之“元春”。
?
⑥本世紀(jì)初吉林延吉火柴廠出品的“扇畫書法”套花中的1枚。
?
⑦2006年湖南益陽火柴廠出品的“齊白石扇面畫”套花中的1枚。
?
⑧2008年上海火柴廠出品的“中國京劇臉譜扇面畫”套花中的1枚。
“開合清風(fēng)紙半張,隨機舒卷豈尋常。花前月下團圓坐,一道清風(fēng)共夜涼。”明代翟佑一首詠扇詩,描繪了一幅溫馨家庭消夏圖。近期,全國很多地區(qū)持續(xù)高溫,扇子更成了不少人遮陽降暑的“好助手”。
扇子,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工藝之精湛,造型之雋美,堪稱中華一絕。博大精深的扇子文化在我國一些火柴廠家出品的火花上也是大放異彩。
談起扇子,就不得不提江蘇蘇州。蘇州扇子以歷史悠久、造型優(yōu)雅、工藝精湛而馳名中外。1984年,蘇州火柴廠出品的“蘇州工藝”套花(其中兩枚見圖①),就將白骨扇、孔雀扇、羽絨扇、松香扇、女折扇、男折扇等10種形態(tài)各異的蘇扇納于“花”中。這些扇子造型逼真、色彩亮麗,火花方寸中散發(fā)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扇子作為戲曲、舞蹈等表演藝術(shù)的道具,有助于表達(dá)人物的感情、性格等。湖北武漢火柴廠上世紀(jì)60年代出品的楚劇“百日緣”火花(圖②),主圖中張七姐右手舉扇、左手扯裙,如飛舞的蝴蝶,凸顯了戲劇中的舞蹈美。
東方火柴廠上世紀(jì)80年代末出品的“三國人物”套花共20枚,其中第3枚為“蜀漢丞相諸葛亮”(圖③)。該火花以剪紙形式塑造出諸葛亮風(fēng)流倜儻、足智多謀的形象,而羽毛扇成了他一個重要的身份符號。
2010年湖南常德火柴廠出品的“十二釵集錦”以及上世紀(jì)90年代福建福州火柴廠出品的“紅樓夢”套花中,“黛玉”(圖④)、“元春”(圖⑤)等人就手執(zhí)團扇或折扇,風(fēng)情萬種,嫵媚動人。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在扇面上留下了許多精美的書畫,備受人們喜愛,由此繁衍出了另一種藝術(shù)形式----—扇面書畫。
本世紀(jì)初,湖南長沙火柴廠、吉林延吉火柴廠先后出品的“畫扇”套花和“扇畫書法”套花(其中1枚見圖⑥),兩套共計180枚。這兩套火花薈萃唐伯虎、文征明、沈周、徐渭、朱耷、任伯年、吳昌碩等著名書畫家的經(jīng)典之作,其風(fēng)格流派異彩紛呈。
2006年,湖南益陽火柴廠出品的“齊白石扇面畫”套花(其中1枚見圖⑦),展現(xiàn)了中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秋戲圖》、《蝶菊圖》、《茶花天牛》等70幅扇畫,其線條簡練質(zhì)樸,色彩鮮明熱烈,讓人贊嘆。
2008年上海火柴廠出品的“中國京劇臉譜扇面畫”套花共62枚(其中1枚見圖⑧),火花將生肖文化與京劇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真是妙趣橫生。
火花中,方寸間,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名山大川、花鳥蟲魚、仕女佳人以及詩詞歌賦相映生輝,讓人賞心悅目。
篤行致遠(yuǎn)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