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神州大地,我們會發現,有那么一些獨特的山,它們或許不以景色優美著稱,不以巍峨險峻名世。但它們卻與中國革命歷史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為廣大人民所熟知和贊頌,也因此成為煙標設計者所青睞的主題。下面,我們沿著中國革命的歷史脈絡為讀者介紹:
大家都知道,毛澤東思想曾被譏笑為“山溝里的馬列主義”。這山就是他老人家率領紅軍創立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根據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南昌卷煙廠的“井岡山”煙標,氣勢磅礴,鮮紅的底色,燙金的山峰,招展的旌旗,充分表現出“我自巋然不動”的決心和氣魄。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經過近幾十年的開發,紅色旅游已成氣候,當下被人們追捧為紅色革命圣地。這里巍峨群峰矗立,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有氣勢磅礴的云海,瑰麗燦爛的日出,十里綿延的杜鵑長廊和蜚聲中外的井岡山主峰,讓人心曠神怡。
提到革命搖籃,不能不說陜甘寧邊區的延安。“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成為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民主政權的象征。是千百萬進步青年向往的圣地。“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寶塔山就是延安的標志。延安卷煙廠出有“延安、圣地、延河、寶塔山”等多種牌名的煙盒,武漢卷煙廠的“星火”則通過寶塔山圖像傳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理念,表現力更強一些。另外,高聳于畫面上和寶塔山上的這座古塔,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
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是一部艱難曲折的歷史。山是人民軍隊可靠的朋友,山地游擊戰曾一度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我們不該忘記在萬泉河畔,“五指山”(海南卷煙廠)中堅持抗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紅色娘子軍;不該忘記,在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梅嶺"(贛南卷煙廠)地區進行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的陳毅同志。八年抗戰,八路軍依托晉冀豫"太行山"區,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多次粉碎日軍的大掃蕩,給予日寇沉重的打擊。
河南安陽卷煙廠的“太行山”煙標,形象熔鑄朱德同志"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的豪邁詩情,更展現了太行山的巍巍雄姿。安徽蕪湖卷煙廠的“云嶺”煙標,則為我們講述了抗戰時期新四軍一段慘烈的往事。安徽涇縣云嶺山區曾是新四軍的軍部所在地,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就發生在這里,現存鄧小平題寫碑名的紀念碑和無名烈士陵園。同樣,在內蒙古“大青山”(呼和浩特卷煙廠)地區,青年時的烏蘭夫也與日本鬼子進行了艱苦的游擊戰爭。只不過煙標上描繪的是草原兒女駿馬奔騰的歡快景象。“添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舀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山東革命老區“沂蒙”山(濟南卷煙廠),人民傾力支援解放軍,取得孟良崮戰役的偉大勝利。而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湖北麻城卷煙廠),徹底扭轉戰局,加速了蔣家王朝的崩潰。
隨著1949年新中國的禮炮響起,前面提到的這些為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紅色山川,逐步轉變為著名的旅游勝地。要一睹她們的真容,煙標上圖片遠遠不夠,讓我們多多走出家門,走入山門去領略她們的神奇和神圣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