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吸煙有害健康可以說婦孺皆知,“吸煙與健康”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正如“人為什么要吸煙”一樣,人們至今仍未找到滿意的答案。作為煙草人,談論“吸煙與健康”這個話題實屬矛盾,正如在矛盾中發展的整個煙草行業一樣。歷史上下、古今中外,有人對煙草情有獨鐘、吸食成癮;有人嗤之以鼻、深惡痛絕。人們各持褒貶,“煙草”讓人愛恨交織。如何看待“吸煙與健康”?筆者舊話重提,與大家商榷。
一、關于“吸煙”
提及“吸煙”,不能不追溯煙草的發展史。“煙草”是煙草植株及其制品的通稱,屬茄科類植物,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及南太平洋的某些島嶼。在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除印第安土著人之外全世界都不知道種煙、吸煙是怎么回事。直至明朝末年(16世紀末17世紀初)煙草傳入中國,吸煙習俗才逐漸形成。可以說,煙草業的發展是柄雙刃劍,在神州大地植根流轉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及其文化底蘊。
當“吸煙”成為一種習俗、一些人成為“癮君子”后,便時常談及煙草的作用。比如可以驅蚊止癢、治腳氣燒傷等日常家用,也可以治感冒牙疼小病甚至用于抗癌、抗艾滋病、胰島素等藥劑的提取。的確如煙民們所說,據科學研究煙草有一定的藥用效應。當然,煙草作為重要的高效益經濟作物,其制品又是高稅利商品,自國家煙草實行專賣制度以來,尤其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后,煙草工商稅利占國家財政收入的10%,高居各行業之首。為應對2008年以來的世界性金融危機,適當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完善煙產品消費稅,2009年5月份,國家對卷煙產品消費稅政策作了重大調整,除卷煙產品生產環節消費稅稅率提高外,卷煙批發環節還加征了一道稅率為5%的從價稅。由此看來,“吸煙”不僅是億萬煙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國家和地方財稅的重要經濟來源,倍受國家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談“吸煙”,少不了“煙文化”。正如中國的茶文化、酒文化一樣,隨著煙草在華夏大地落地、生根和不斷發展,在四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乃至當今現實生活中,“煙文化”的浪花絢麗多彩、濃郁清新。很多文人墨客關于“煙”、“吸煙”、“吸煙與健康”、“戒煙”等等詩詞啟賦、散文隨筆、逸聞趣事,使煙文化變得五彩繽紛,不斷豐富著我們的文學藝術寶庫。但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文學藝術,雖然能用“煙事”萬事萬物中小小的一朵浪花折射出一個個神奇的世界,寓意和哲理深刻,常常耐人回味,卻始終不能解釋清楚“吸煙”這種奇怪的社會現象。
二、關于“健康”
有了煙草,便有了“吸煙”;有了“吸煙”,便有了“吸煙與健康”的話題。當“吸煙”成為華夏臣民的一種習俗后,人們才把目光轉移到“健康”,并放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給予關注,這也許就是國人的本性。
談及吸煙與“健康”,這方面的研究、論述及文章不勝枚舉,比如吸煙對飲食、看電視、飲茶、口腔衛生等日常生活帶來的壞處,引起結核、心臟、癌癥等重大疾病,以及被動吸煙的危害和吸煙的遺傳性等等,筆者在這里不必贅述。無論怎樣,吸煙的習慣無非是出于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養成的:在生理上,就是人體對尼古丁的依賴;在心理上,就是把吸煙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吸煙的動作,喜歡香煙的味道;在社會上,就是把香煙當成一種社交的手段,或者把香煙當成某種身份的象征。
1924年,美國《讀者文摘》刊載了“煙草損害人體健康嗎?”一文,這是世界上第一篇指出煙草有害健康的文章。之后,醫務工作者們相繼指出了吸煙致癌、被動吸煙的危害,一些國家率先向“無吸煙國”目標邁進、制定頒布“禁煙法”;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從1988年開始執行,并與1989年起將“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2003年5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批準通過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煙草生產國與消費國,2005年8月28日,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國成為第89個批準《公約》的國家,2006年1月9日《公約》在我國生效履行;從2006年起,衛生部建立了《中國“吸煙與健康”報告》制度,積極開展“吸煙與健康”的宣傳教育,全面啟動了中國履行公約的進程。
三、辯證的看待“吸煙與健康”
誠然,“吸煙有害健康”已是世人達成的共識,所以當今世界各國的煙草工業企業無一例外地在卷煙包裝上都印上了類似的警句。我們不厭其煩的談論“吸煙與健康”這個話題,因為這是個不容忽視和回避的問題,當然我們也不能僅僅局限于這個問題。
事物自身都有矛盾,其矛盾雙方都是對立統一、始終不可分割的,并且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可以說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更是在矛盾中不斷前進和發展的。僅煙草而言,它不僅與人的健康相關,也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勞動就業、科技進步、管理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消費習慣等方方面面緊密相連。所以在國家煙草專賣體制下,我們要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客觀、公正的來看待“吸煙與健康”,來看待正在建設中“嚴格規范、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中國煙草。必須把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既要堅持以人為本,又要統籌兼顧,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