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屁燙手,緊嘬兩口。為了節約,再來一口。”您,是否也如此?作為“煙友”,您是否對煙依然“忠心耿耿”、“難舍難分”?如果是,您可得小心了,或許,疾病惡魔正虎視眈眈盯著您。莫說難“分舍”,莫說難“割離”,看看他們的“戒煙典禮”,您一定會有一點動心。
故事
30年“煙史”引來肺癌惡魔
腫瘤醫院病房內,53歲的老張躺在病床上,呆呆地看著天花板。以前無聊時,他一定會點起一根煙,在吞云吐霧中打發時間,但現在,“煙”是他最不愿提起的東西。
老張是鄢陵人,常年在外打工,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孤身一人身在他鄉,平時每天他最少抽一包煙,要是打牌,能抽兩包多。
一次通宵達旦的打牌吸煙后,第二天老張就感覺咳嗽加重,且痰里夾帶血絲。起初,診斷為支氣管擴張,最近他聽到了一個令人恐慌的詞“肺癌”。
“痰多、咯痰費勁、氣短、胸悶……說實話,抽煙這么多年,知道吸煙不利于健康,但沒想到肺癌會找到我。”現在,已有30年煙齡的老張開始戒煙,同時,他和老伴兒也在督促26歲的兒子戒煙。
如今,但凡有朋友來醫院看望他,老張就會一遍一遍地跟他們講吸煙的危害,勸他們戒煙。“人啊,不躺在這病床上,就不知道健康和生命的寶貴。”老張尷尬地笑了笑說。
父女契約:
考上重點大學之日,就是你戒煙時
譚欣的父親有著20多年的煙齡,家人勸他戒煙,他總是光笑不行動。1998年,譚欣參加高考,當時她的成績并不出色,距離重點還有很遠。父親每每叮囑她發奮,有天,譚欣靈機一動,“爸,咱倆立個協議,如果我考上重點你就把煙戒了!”“好!”父親把煙頭狠狠地摁在了煙灰缸里。
分數出來后,譚欣被省內一所重點大學錄取,她拿著成績單,沒收了父親所有“藏煙”。父親也沒有對女兒食言,一根都不再抽。很快,譚父飯量增加,體重明顯上升,從戒煙前的一百四五十斤長到了一百六十多斤,臉色也比以前好多了,“從我收到高考成績單的那天起,直到現在,爸爸都沒有再抽過煙。”譚欣驕傲地說。
愛的承諾
扔掉手中這支煙,我就當你的新娘
“我嫁給他,與戒煙有關。”余可與老公劉猛相識時,劉猛一天一包煙,“不抽到最后一根,坐立難安。”劉猛的這種行為讓余可很生氣,“我告訴他,不戒煙,我們就不結婚。”
直到有一天,余可出車禍摔傷了腿,劉猛在醫院陪伴,他一拿出煙,護士和其他病人家屬都毫不留情地制止,“劉猛弄了個大紅臉,他給我說,為了照顧你,我得把煙戒了。”
余可并不相信,可之后,劉猛果然沒有再抽過。“頭一天,我見他抓耳撓腮,暗自好笑,我說,那么辛苦,就慢慢戒,可沒想到,他如此堅定,搖頭不要。”余可說,其實從那時候起,她就認定了劉猛是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兩個月后,她康復出院,劉猛也徹底斷了煙癮,問他原因,他深情款款,“你住院的事,讓我發現,只有我健健康康的,才能照顧你到老。”
自我加壓:
怕自己哪天“完蛋”了,所以戒煙
今年35歲的王康自稱有16年的煙齡,“不戒不行,身體受不了。”他說,首先是嗓子痛、有黃痰,后來嚴重到喝口水都很容易被嗆到,甚至時常感覺呼吸不暢,有多少個晚上都是因為喘不過來氣而驚醒,“當時真是非常害怕,怕自己哪天一口氣上不來"完蛋"了,所以下定決心戒煙。”
他向記者描述了戒煙歷程把煙丟掉之后,最初兩天,特別是飯后,煙癮更強烈。由于血液中尼古丁得不到補給,先是犯困、眼皮沉得睜不開,再是煩躁不安、渾身出汗,頭暈目眩、心悸氣短。
“可這一次,我既沒漱戒煙水,也沒貼戒煙膏,只用睡覺、喝茶、散步、吃水果糖來代替,硬是咬牙堅持下來了。”王康說,令他驚奇的是,兩周后,他的身體沒再出現困倦、乏力等癥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