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令人生厭的事情之一,便是好端端走在街頭,冷不防撞見一大坨白煙,一股子不健康的氣味和熱度同時撲面而來,若是不幸的——那段人行道還頗為狹窄,你不得不和游煙狹路相逢,整了一身煙熏火燎的臭味,心情怎能不跟著焦躁起來?最不幸者,衣襟被煙灰玷污,甚至燙出個小焦斑。忍不住在心里咒罵:要糟蹋且糟蹋你自己的健康去,憑什么一路走一路放毒,連累旁人?
游煙這件事,大概是從大城市紛紛推出室內公共場所控煙條例開始,漸漸在街上變得常見起來。當室內能過一把煙癮的地方越來越少,無遮無蓋的大馬路便成了最好的“放風”場所。所謂夾著根香煙邊走邊抽的“吃相”有多不雅,早就被拋到九霄云外了。辦公室、飯館、商場里聞到煙味的概率是越來越低了,路遇游煙的頻率卻高了起來。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發表過論文,指出即使是“三手煙”,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的、潛在的危害。也就是說,哪怕你并不吸煙,也極少被迫吸“二手煙”,但經常有機會呆在煙民的房間或汽車里,也是有可能增加患癌風險的。“潛伏”在地毯、椅套、窗簾、沙發等家居物品表面的香煙煙霧殘留物,一不小心與室內常見的其他化學成分發生了化學反應,說不定就會生成致癌物質。燃盡一根煙不過幾分鐘,“三手煙”的殘留最長卻可達數月。
不知有沒有科研人員研究過游煙的危害,更重要的是,有沒有研究過控煙和游煙之間的微妙關系及其對健康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一個不甚嚴厲的控煙體系里,尼古丁、焦油和亞硝胺們,不過是從一個場合被趕到了另一個場合。在一個對煙草的生產和銷售行為缺乏有效監管的社會里,如何指望煙草的消費者控制煙癮,對其他人的健康負有責任感?
人之欲望千萬種,僅靠道德來約束總不是強效之計,更何況是觸及到大腦神經成癮機制的煙癮。
很多事情,便是會有蹺蹺板般的連鎖效應,你以為消減了的,其實不過是在另一個地方以另一種形式滋生。潘基文敦促所有國家,全面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據2012年關于《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實施情況的報告,有83個國家稱已全面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但另一份報告顯示,到2011年,僅有19個國家在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方面達到了最高水平。游煙,不知正在地球上的多少個角落燃得正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