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銅胎畫琺瑯鼻煙壺
我們過去對鼻煙壺這種文化不太重視,認為這是雕蟲小技,所以大量的鼻煙壺都流往了歐洲,今天真正好的鼻煙壺,應該說歐洲的藏家手里占了絕大部分。
——馬未都
我們最早的吸煙方式和今天是不一樣的。今天大部分人吸煙都是煙卷,往前推起碼都是煙袋;在南方的鄉村,很多人則吸水煙。而我們最早期人類吸食煙草,主要是吸鼻煙,現在去印度就有可能看到有人仍在吸鼻煙。鼻煙雖然很少人吸了,但是裝鼻煙的鼻煙壺是在中國發揚光大,現在還是相當有人氣,很多人愿意收藏,已經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獨特的藝術品。
清朝鼻煙壺材料廣,有什么材質就用什么材質
鼻煙壺的材質很多:陶瓷的、水晶的、白玉的、瑪瑙的、料器的、琺瑯的、紫砂的……品種非常齊全。清朝在鼻煙壺這個門類上,有什么材質就用什么材質,但是不管用什么樣的材質,搭配出來都很漂亮。
鼻煙都是進口的,是舶來品,從西方傳進來的時候是裝載玻璃瓶里的,可為什么我們本土化生產以后,它就變成了鼻煙壺了呢?壺的概念是大進小出,比如茶壺,一定是從一個大口進水,從一個嘴兒流出來。但是古代的概念不是這樣。漢代以前所有的壺就是哪進哪出,造型跟今天的瓶子的造型區別不大。
當時的中國人要分裝這種鼻煙,因為鼻煙最小的包裝都有半斤,隨身帶著這半斤鼻煙到哪拿出來,非常不方便,也不雅觀,所以它要分裝。分裝的時候就發明了這樣一個容器。這個容器是非常有道理的,密封很好,既不容易扣撒也不容易跑味。那么這個名字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依然叫鼻煙瓶,就跟大的鼻煙瓶沒有辦法區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采用了“壺”的古代的用意,把它命名為鼻煙壺,盡管這形體本不像壺。其實,現在的軍用水壺、暖壺還是在使用壺的古老含義,都是哪進哪出。
真正好的鼻煙壺,歐洲藏家占了絕大部分
在清代,吸食鼻煙是非常普遍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可以吸食鼻煙。因此,鼻煙的容器很重要,變成社交中展示的工具,以彰顯自己的身份。那時沒有煙草的牌子,人們就展示手中的壺,翡翠的、白玉的,人與人之間有這種暗自的比較。
比如,鼻煙壺中有很多顏色是非常鮮艷的,尤其玻璃器。玻璃器是西方人傳給我們的,所以中國人拿到這件東西就覺得特洋氣,就互相比較。你拿山楂紅的,我拿雞油黃,還有人拿蔥心綠、寶石藍……人們會去炫耀這件東西的優點,所以,鼻煙壺拿出來,就是一個人的身份。
我們過去對鼻煙壺這種文化不太重視,認為這是雕蟲小技,所以大量的鼻煙壺都流往了歐洲,今天真正好的鼻煙壺,應該說歐洲的藏家手里占了絕大部分。
如果以價值來論,這個銅胎畫琺瑯鼻煙壺(見上圖)應該是很高的。它底下有“乾隆年制”四個字,可以看到花紋做的非常精致。這樣的鼻煙壺,臺北故宮里有一個。北京故宮煙壺很多,但畫琺瑯瘦長形的很少,蓋是原配的也很少。而這件鼻煙壺的蓋兒是鎏金的,且是乾隆時期原配的,那就非常難得了。
鑒賞學堂
1、吸鼻煙的習俗最早起源于以下哪種人?
A、印第安人
B、毛利人
C、吉卜賽人
D、因紐特人
馬未都評: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有五大發明是聞名于世的,第一就是煙草,其次是玉米、土豆、西紅柿、巧克力。煙草傳入中國是很晚的事情,大約是在16世紀初哥倫布第二次在美洲探險時發現了印第安人吸食鼻煙。我們后來煙草的第一概念就是要點化,就是要吸進肺里,就是更晚的事情了。
答案:A、印第安人
2、鼻煙大約是在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
A、永樂
B、宣德
C、萬歷
D、崇禎
馬未都評:明代萬歷年間有一個人叫張介賓,他寫過一本書,其中寫道“鼻煙自古未聞有之”,就是說他不知道有鼻煙這回事。它是由閩、粵等沿海地區引入,后來入吳越地區,內陸由此開始種植鼻煙。所以,我們今天一般情況下就以這個為準,說鼻煙是萬歷年間引入中國的。還有一個說法是利瑪竇帶來的,利瑪竇大約也是這個時期,所以這兩個說法不沖突。
答案:C、萬歷
3、鼻煙壺的材質眾多,那么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鼻煙壺的材質是什么?
A、玻璃
B、玉石
C、陶瓷
D、金屬
馬未都評:我們今天有證據的鼻煙壺,最早的是清朝順治元年。順治元年的鼻煙壺是銅質的。不論任何東西,一開始一定是實用為先,后來再考慮裝飾,再考慮克服前者的缺陷。銅會產生味道,它會使鼻煙染上銅臭味。在這種情況下,它就被迅速淘汰了。但是,鼻煙壺早期肯定是實用為先。
答案:D。金屬
4、和現代的煙大不相同的是,鼻煙可以治感冒,那么鼻煙中加入了什么中藥成分?
A、麝香
B、冰片
C、薄荷
D、香白芷
馬未都評:鼻煙里加入的中藥遠不止這四種,意思是這四種都加過。過去鼻煙的味道一般來說有五種:酸、膻、糊、豆、甜。鼻煙的各個味道中,實際上有時候跟它加入的中藥成分有關。為什么《紅樓夢》里的晴雯得了感冒要吸點鼻煙,就是因為它有藥用作用。所以,鼻煙跟今天的香煙比起來,好處還是很多的。
答案:
A、麝香
B、冰片
C、薄荷
D、香白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