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黃地粉彩花卉鼻煙壺。
?
清朝象牙雕福祿壽鼻煙壺。
?
清朝全綠翡翠雙耳龍鳳紋鼻煙壺。
鼻煙是一種將煙葉烘烤、去莖、研磨、發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的用鼻嗅服的煙草制品。鼻煙最初是作為貢品由外國傳教士和使節帶入我國。中國最早有關鼻煙的文獻資料見于《熙朝定案》,其中記載了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在南巡途中接受傳教士進貢的情況??滴醯蹅髦?#xff1a;“朕已收下,但此等方物,你們而今亦罕有,朕賞賜你們,惟存留西臘,即是準收?!蔽髋D就是鼻煙。
鼻煙傳入中國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是被皇宮貴族享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京師等地已能自制鼻煙后,吸聞鼻煙才慢慢普及開來。
鼻煙流行中國之始,并沒有專門的盛器,人們便用小藥瓶來裝鼻煙。這種玲瓏精巧的小藥瓶,可謂中國最早的鼻煙瓶。康熙中期以后,無論是風格、造型還是色彩,鼻煙瓶已完全脫離了原有的概念。這一時期的記載中便有了“鼻煙壺”的稱謂,所以說鼻煙壺是中國獨有的器皿。
而隨著吸聞鼻煙風行,鼻煙壺也變身為集中國工藝美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清朝趙之謙的《勇盧閑詰》記載:“壺則水晶、羊脂、瑪瑙、翡翠、瓷石等質,而蓋則珊瑚、珍珠、貓眼,無不鏤奇錯采。最行者燒料,套紅以藕粉地為上。久貯不干者名老皮,價甚鄭重。補堂久寓淮上,習見達官巨商競以羊脂翡翠為尚,而不知制壺之始僅有玻璃,余皆后起也?!蔽碾m不長,但從中可知,鼻煙壺開始用的原料僅是玻璃,而后用材越加稀奇珍貴。
以珍貴材質制作的鼻煙壺,不僅顯得奢華精致,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當時有的權貴雅士為了炫耀,必每日更換一種質料或造型的煙壺。其更換鼻煙壺也有規矩,所更換的煙壺必須價值相近。比如,按每月的日序,更換鼻煙壺鳥蟲的數目。初一,用一只鵲為飾的煙壺;初二,用兩只鵲為飾的煙壺;初十,則用十只鵲為飾的煙壺。又如,依天氣的陰晴、風雨等來更換煙壺。
清康熙年間所制的鼻煙壺多呈古樸的實用風格。到了雍正年間,由于雍正帝甚嗜鼻煙,推動了鼻煙壺制作工藝的發展,使鼻煙壺的色彩變化、工藝制作、圖案創意等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乾隆年間更是鼻煙壺發展最輝煌的時期。這時的鼻煙壺集書畫、雕刻、鑲嵌等技藝于一身,采用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等技法,汲取了多種工藝的優點。
清《內務府奏銷檔》中,有一則道光十五年題為《奕紀等奏遵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存物件》的記載:“印冊內各樣煙壺八十六款,煙盒二十二件。今查得宮內存白玉、漢玉、瑪瑙、蜜蠟、催生石、黑石、銅、琺瑯、玻璃、洋瓷煙壺七十一款,銅鑲瑪瑙煙盒四件;圓明園存白玉、漢玉煙壺十五款,銅鑲瑪瑙煙盒十八件,均與印冊相符?!比缃?#xff0c;這些價值連城的清宮御制鼻煙壺,早已成為高端收藏的寵兒。
清道光年間,鼻煙壺出現了一個獨特的新工藝品種——內畫鼻煙壺。最初的內畫壺,就是在透明的玻璃、水晶鼻煙壺的內壁上作畫。它的出現在京城引起轟動,成為最受歡迎的品種。到了清末民初,鼻煙壺內畫技藝更加完美,葉仲三、周樂元、丁二仲、馬少宣四人并列為內畫鼻煙壺四大家,他們的作品被奉為大雅之物,成為“中國一絕”。
現在,流傳下來的鼻煙壺作為一種傳統工藝品和煙草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仍以其超凡的藝術價值成為中國歷史文物的重要項目之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