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某微信公眾平臺平時都是高談闊論,昨天卻意外的僅用“別打聽了”開頭,后面跟著41個字,委婉地表達了一個重要信息,內中包含了渠道、感嘆、期限等,很有欲言又止的味道,但卻吊起了讀者的胃口。至于是什么事兒,早已瘋傳滿耳,而這總共45個字,也算是起了個證明的作用。
真的沒必要打聽,這事兒與我們這個層級的人來說沒一毛錢關系。那為什么這條信息會引起我的興趣呢?因為很欣賞發布這條信息的策劃者,居然能用最簡短的45個字,將450個字都不一定說清楚的事兒,闡釋得浮想聯翩、欲罷不能。這就是文字的藝術性、技巧性。你去想吧,很委婉地告訴了你方向,至于多大的事兒,不用問也能夠猜得出來,肯定是與觸碰有關。
話又說回來,平時我們為什么要寫那么多文字,用那么多修飾,舉那么多例子,來闡釋一件事情,詮釋一個道理,表白一份情感呢?是因為重視、顯示,或是其他原因,我只能說都有。但大多數都會引來讀者的厭倦,除非文章漂亮得讓人挑大拇指,可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別打聽了”這4個字,雖然已知道個大概,卻還是忍不住要去問一問、訪一訪。是的,的確與我們沒一毛錢關系,但“別打聽了”這4個字,還真如毛毛蟲爬在心尖上,讓你覺得很癢癢。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