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期按支部要求本人用時一星期仔細拜讀了丁先生所撰寫的《方與圓》一書,其感悟如下。
感悟一“與人為善,與人為伴”。只有把握好這其中的平衡點,才算真正把握了自己的人生,從而走向成功,良好的技巧能讓人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我們每一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了解人性的各個方面,再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對待,這是掌握技巧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對于我們中層管理人員,既需要抬頭望上,又需要低頭顧下,方有余而圓不足,碰壁自是在所難免,與其在社會的大浪淘沙中被動地磨去一身的棱角,還不如在伊始階段就懂得自我調節,少走彎路。
感悟二“方規圓矩”。“方”的確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人的外在是內在的一種反映,內心沒有的東西外表就無法顯露,內心有了外在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人的心靈杰出,行為才可能杰出;人的內心美好,氣質才會美好。人的氣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內在品質決定。正如軍隊做參謀的,只需要有計謀,但起決定作用的司令官,卻要有威望、魄力、具備優秀的品質。對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決定人生成敗的卻是品質。“圓”是處世之道,有位記者向香港著名歌星鄺美云提了一個刁鉆的問題,“你讀書時成績很差,你是否很笨?”這個問題的確棘手,可鄺美云的回答卻發人深思。鄺美云是這樣回答的:“注意到沒有,讀書時成績一流的人畢業后干什么?可能當工程師、律師、醫生;而成績二流的干什么呢?他們中很多人卻當了那些工程師、律師、醫生的老板。”就是因為成績一流的同學過分專心于專業知識,忽略了做人的“圓”;而成績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學卻與人交往中掌握了處世之道。
感悟三“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回顧自己的一路成長過程,我發現自己經歷了一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過程。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有沒有捷徑?想到這些就有點糊里糊涂了,在拜讀此書后丁先生一下子點醒了我,我覺得自己開始從知其然過渡到知其所以然了。不僅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運動發展的,停滯靜止的事是沒有的,而且世界上事物的運動發展還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即是運動發展的目標或方向只有兩個,一個是前進,一個是上升。比如,一個人要從沈陽步行到北京,這就是一個向前的運動方式。那么,他就不可能一口氣地不停地、勻速地走到北京。他必須是走一段,歇息一段,白天走,晚上還要睡覺。總之,是走走 歇歇,再歇歇走走,這就是波浪式前進的規律。再比如,一個小孩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上升的過程。天復一天,年復一年,有時看不出他有什么差別。昨天他穿的衣服,今天并沒換;昨天他吃三頓飯,今天也吃三頓飯;昨天他六點起床 ,全天學習八小時,今天還是六點起床,也學習八小時;昨天他晚上十點睡覺,今天也是十點。表面看,今天是無數個昨天的重復,今年是去年的重復,但是,他的身體卻一天一天在成長, 他的知識也在一天一天的增多。今天的他,今年的他,與昨天的他,去年的他是大不一樣的。今年、今天的他比去年昨天的他就上升了許多——一直到他長大成人,這就是螺旋式上升的規律。
所以,思想上的震撼,情感上的激動都只是短暫的,真正重要的歸根結底還是如何將《方與圓》轉化為自我的道法自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