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顏氏家訓》勉學篇中指出:“上智者不學而成,下愚者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學不知也。”意思是說,自古以來賢明的帝王,還需要勤奮學習,更何況平常人呢?而世人大多中庸,要想多增長一些知識,多見識一些事物就必須下功夫多讀書。既然讀書這么重要,自然要為讀書布置一個優雅的環境,居所可以簡陋、飯食可以清淡,但讀書之所卻一定要雅致,這也是中國文人的獨鐘之處。
趙希鵠著《洞天清祿集》有云:“明窗凈幾,羅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鐘鼎,親見周商。端研涌巖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謂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閬苑瑤池未必是過。”便是描寫了文人心中理想化的書房環境。明人文震亨描繪文人雅室:“小室內幾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狹邊書幾一,置于中,上設筆硯、香盒、薰爐之屬,俱小而雅。別設石小幾一,以置茗甌茶具;小榻一,以供偃臥趺坐,不必掛畫;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櫥供鎏金小佛于上,亦可。”此皆謂之書房,或稱之為書齋。
雅,自然有雅的妙處,可以有助于敏思、靜心、不倦,所以文房一定是要實用性與儀式感并重的,以彰顯其意趣深邃,這也是文房之道也。以筆、墨、紙、硯等四器為主體,進而游藝于鼓琴、焚香、弈棋、試茶、臨帖、觀畫、刻竹、飼鶴等文人熱衷的生活雅趣及藝事所必備的用具,便成為文房中百般精致雅逸之源,追逐自然之本,乃至奇思構想之根,這既是環境對心境的影響作用。故,《弟子規》有云: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大抵也是圣教所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的道理。
我很欣賞“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一間房尚不能保持整潔,自然也不會讓這個天下整潔。心中容垢,天下便有垢,這就是個因果關系。而文人眼中是最存不得污垢的,因為文人追求美好、向往雅致,所以對破壞美好和雅致的東西,是要鏟而快之的。古是如此,今亦是如此。正是這個緣故,才讓文房有了圣潔的味道,以及孜孜不倦的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