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遼寧卷煙工業史館展廳中陳列一枚“上棟祭”木牌,為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倉庫及事務所建造房屋所用,時間標注為昭和14年11月24日,即公元1939年。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為沈陽烤煙廠前身,始建于1938年,建成日期為1939年春。
所謂“上棟祭”,其實就是中國民間蓋房子的“上梁儀式”,是房屋建造環節的最重要步驟,意喻祈禱新建房屋的棟梁永遠穩固如山。“上梁儀式”目前在中國和日本仍在流行,且形式大體相同。2012年3月26日,日本著名的伊勢神宮神殿,在“式年遷宮”儀式中便舉行了隆重的“上梁儀式”,即所謂的“上棟祭”。儀式在當天上午10點開始,伊勢神宮的大宮司鷹司尚武帶著80名神職人員聚集在新正殿施工現場。在測量完新正殿和被稱為“瑞垣”的圍墻之間距離后,身穿白色裝束的神職人員分成兩組,用兩手抓住從屋頂上下垂的兩根白布做成的繩索,將用作為棟梁的木材高高升起。隨后,身穿藏青色裝束的被稱為“小工”的木匠們一邊高聲呼喊著“千歲棟”、“萬歲棟”、“曳曳億棟”,另一邊等候在屋頂上的“小工”高聲和著“哦”,用木錘敲打棟梁木。最后,從屋頂上朝向西北方向散年糕,再向建筑物的守護神“屋船大神”供奉被稱為“神饌”的山珍海味。
關于“上梁儀式”,日本還編有專門的祝詞集,如:和田貞次郎于民國12年出版的《新撰祝詞集》,其中就對“上棟祭”祝詞進行了收錄。而在中國民間流傳的“上梁祝詞”也很多,內容十分豐富。如:日出東方一點紅,東翁請在華堂中。金盆玉杯聚八仙,富貴榮華萬萬年。手拿酒壺七寸長,連斟三杯按陰陽。第一杯酒先敬天,風調雨順太平年。五谷豐登常進祿,人民享福國平安。第二杯酒再敬地,地使陰陽百草齊。春有芳草夏桑地,秋開黃花冬水仙。第三杯酒敬魯班,魯班師傅來下凡。金鏡角尺銀鏡斗,棟梁之才勿差異。紫微星上云斗過,上梁時辰無差錯。上梁上到青龍頭,后代子孫封王侯。上梁上到青龍腰,后代子孫坐八轎。上梁上到青龍尾,后代子孫中狀元。上梁上到青龍邊,后代子孫買大田。眾班師傅聽號令,眾位朋友要齊心。左邊先上好,下代兒孫做閣老。右邊也上好,下代兒孫戴紗帽。棟梁含正一齊平,平平安安代代傳。
關于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的建立,由東北專賣總局資料室譯印的《滿洲煙草事業小史》中有明確記載:康德五年(1938年),由于奉天省合作社聯合會在沈陽建設了再干燥工場,在第二年春天竣工。作為遂行增產政策以及原料配給統制機關而設立的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亦是屬于康德五年十二月的事情。(鳳城與沈陽的再干工廠于康德六年委讓與同社。)同社的使命是使政府的卷煙原料煙葉的增產計劃容易施行并使國內產葉的使用及加工得以向上的同時,而且對處煙草的需給狀況而作必要的調整,由此目的作為卷煙原料煙葉的配給統制機關,由政府、制造公司、合作社三方面共同出資了1000萬元作為資本金而設立。
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沈陽再干燥工場及貯存倉庫原址在沈陽市鐵西區北二路,現為沈陽市煙草公司卷煙配送中心。當時征地面積3.3萬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建倉庫4125平方米,廠房及其他2475平方米,安裝復烤機1臺,建設費及設備費等34萬元,征用場地費6萬元。1951年,改稱沈陽煙葉再干廠,有大型、小型再干機各1臺。每日每臺產量為:大型15000公斤,小型14000公斤,當年共復烤加工煙葉434100公斤。時有職工274人,其中管理人員27人、技術人員2人、工人208人、勤雜人員37人。后來,沈陽煙葉再干廠又更名為沈陽烤煙廠,并于1973年并入沈陽卷煙廠,直到1992年沈陽烤煙廠關閉,并成為沈陽卷煙廠鐵西庫區。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重組之后,鐵西庫區通過土地置換,成為沈陽市煙草公司卷煙配送中心用地。
“上棟祭”木牌就是在鐵西庫區拆除原有倉庫時被發現的。之所以叫“上棟祭”這樣的日式稱謂,是因為滿洲葉煙草株式會社為日本人所創立,所以“上棟祭”木牌的發現,也是日本侵華的一個重要史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