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是一個以樸素為美的年代,因為正處于新中國建設初期,婚事從簡成為風尚。所以,結婚賀禮不談物質,只講精神,也多為一句真摯的祝福。那么,當時沈陽卷煙廠職工結婚,單位給送什么賀禮呢?答案是給兩位“革命同志”一人一本日記。當然給日記不是讓你用來記收什么賀禮,而是記工作方面的交流經驗、學習方面的心得體會。
五十年代的結婚場面
在遼寧卷煙工業史館中就陳列著兩本這樣的日記。扉頁上印著“關于支持五大國締結和平公約的要求的決議”,很有時代氣息。而寫的那詞兒是革命的詞兒,嘮的那嗑兒是進步的嗑兒,完全不像今天祝福“天作之合”、“姻緣美滿”之類的。具體內容是:某某同志,希你在新的家庭建立后,和你的愛妹某某,要互相建立在耐心幫助、熱忱的批評相結合的基礎上。在工作方面相互督促與交流經驗,在學習方面要攜手共勉,在身體方面要加強鍛煉,來完成青年團員的基本任務,為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到底!落款是1953年9月5日車間。
遼寧卷煙工業史館中保存的五十年代沈陽卷煙廠職工“結婚紀念冊”
你看,這詞兒寫的多硬,不僅對你的感情方面有要求,而且對你的工作、學習、身體諸方面也都有要求。結婚就像組織交給你一項任務,而要求你這么做,是完成這項任務的必要保證。但仔細品味一下,這樣要求不是沒有道理。
1953年,沈陽卷煙廠正處在國家“一五”規劃期間,掃盲運動和恢復生產,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沒文化你怎么能提高思想認識,沒督促你怎么能提高技術,沒好身體你又怎么能完成好當時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任務?而且,1953年全國剛結束“三反五反”運動,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和批評是少不了的,即便是夫妻,那也必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正因為這么做,沈陽卷煙廠才換來了以“劉玉慶卷煙操作法”為代表的一批成功經驗。
而當時的婚禮現場也是極其簡單的,單位或車間領導是肯定會到現場講幾句話的,然后夫妻倆先對著毛主席像敬禮,接著互相為對方戴上一朵大紅花,儀式就算齊了。偶爾也有起哄的,讓新人講講“革命婚史”、唱兩支“革命歌曲”,表明今后為革命事業努力工作、互相進步的打算,非常有“革命”氣息。
至于同志之間,是不需要請客送禮的。一般情況下,就是邀請關系較好的幾個親友同志,大家坐在一起嗑點瓜子、吃點花生,再喝點散白酒,便算作婚宴了。偶爾也能炒上一兩盤白菜片、土豆絲,那便是非常講究了。
不是有那么句話嘛:“五十年代一張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紅寶書,八十年代三轉一響,九十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二十一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所以,保存在遼寧卷煙工業史館中的這兩本“結婚紀念冊”,不僅是沈陽卷煙廠企業發展的見證,也是中國婚俗發展的見證,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