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9日,陜西漢中卷煙廠二分廠(如今的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卷煙廠)研制出袞雪牌香煙,召開“袞雪”文化座談會,漢中知名學者記者及有關領導參加會議研討袞雪文化和袞雪牌卷煙。同年1月27日,漢中卷煙廠二分廠在西安召開新產品袞雪牌香煙評議發布會,副省長徐山林、王雙錫、政協副主席董繼昌等有關領導及煙草公司領導參加會議,評議產品。袞雪,曹操絕筆,書法珍品,漢中卷煙廠二分廠以優異的卷煙質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研制開發生產了八角包裝袞雪牌卷煙。名城、名地、名人、名典融匯一體,創造了又一卷煙精品,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寫下了重重一筆。
三國時代,由于漢中東聯荊楚,南控巴蜀,西接隴右,北鎖關中,地處險塞,《三國演義》中三分之一的故事與漢中相關,許多故事就發生在褒斜棧道和褒谷口。公元215年,曹操已經定關隴,平徐淮,統一了北方。下一個目標便是奪取漢中,進而平定西南。這年四月,曹操親率大軍,戰勝張魯,奪取漢中。但僅隔4年,占領了四川的劉備為確保西南安全,又發兵來與曹操爭奪漢中。這次戰役天時地利均不利于曹操,先是駐守漢中的曹將夏侯淵輕敵,在定軍山下被蜀中老將黃忠斬殺;后又因楊修散布失敗情緒,誤傳“雞肋”口令,被曹操處死,進退維谷斬殺楊修,為沖淡懊喪,曹操進褒谷賞景,見水激岸石,堆浪如雪,便揮筆寫下“袞雪”兩個大字。隨從提醒:“袞字缺水三點。”曹操撫掌大笑:“一河流水,豈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談。
“袞雪”鐫刻于河中巨石,賞玩千載,作為漢魏石門十三品組成珍品,被列為國家首批重點保護文物,修石門水庫時鑿下,收藏于漢中博物館,成為見證漢中金甌玉盆來歷非凡的一張名片。后人賦詩贊曰:“滾滾飛濤雪作窩,勢如天上泄銀河。浪花并作筆花舞,魏武精神萬頃波”。曹操手跡存于世間惟此二字,廣陵絕響,彌足珍貴,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藝術品位成為我國的文化珠寶,蜚聲中外。如今,在漢中古漢臺漢中博物館,可以領略“袞雪”等漢魏石門十三品的書法瑰寶。在漢中市漢臺區橋北廣場,在天漢濕地公園,在天漢文化長街,好多地方都可以看見“袞雪”的復制品,非常傳神。有的書法愛好者,用魏王的“袞雪”石頭作為鎮紙。值得一提的是,漢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內部資料《袞雪》,1980年創刊,是漢中的本土文學雜志,是多年精心打造的城市名片。
曹操這個人,很厲害,很了不起。舞臺上的曹操,是以白臉奸臣的形象出現的,這大概是人們重劉抑曹的一種現象。郭沫若先生曾為曹操翻案。曹操當過丞相,文治武功是不用多說的。曹操的足智多謀,曹操的胸懷天下,曹操的割發代首,曹操的揮槊賦詩,等等,堪稱佳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些話很打動人心。無論如何,曹操統一了北方,功勞之大,難以言狀。尤其是曹操雄才大略,知人善任,量才適用,唯才是舉,結果謀士如云,戰將如雨,人才濟濟,真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啊。曹操不計前嫌,用了張遼,曹操對待關羽,可以說容人的胸懷多么難得,曹操真是一個大英雄。
再說幾句,書法益養生,書法的寫作過程,就像練氣功、打太極拳一樣。活了102歲的書法家孫墨佛曾說:“寫字能養神、長壽,每天寫上2個小時的字,會令人心曠神怡,久而久之身心受到良好的調整和鍛煉,自然就能保持健康了。”人就是要有點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根脈、民族的靈魂。看看“袞雪”二字,想想曹操的本事,增強一點文化自信,頑強地活著吧,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