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細雨,你是降暑的使者么?在人們被酷暑折磨得快要絕望的時候,你悄悄地、輕輕地飄來,逼人的暑氣便沒了蹤跡。初時的你,用一雙溫柔的手,輕輕地、輕輕地撫慰著千千萬萬個浮躁的心靈,人們燥熱的心終于平靜了下來。陽光溫柔了,大地溫柔了,山川溫柔了,日子仿佛也變得溫柔了。
作為一個高原壩子人,早已習慣了四季分明的天氣。而作為滇東南部山嶺河谷,看似即將來臨的深秋,給人以期待,也如孩童的臉色,讓人捉摸不透。
河谷的天氣總歸來說是涼爽的,但進入深秋后,早晚的溫差也比較大。清晨的空氣透出些許寒意,要穿比較厚的衣服。然而一到中午,火紅的太陽映襯著藍天上的朵朵白云,這時候就必須換上單薄的衣服了,仿佛是和炎熱的夏天并無二致。但比起天氣真正酷熱的地方,河谷算得上四季如春。
河谷的深秋讓人時而期待、時而平靜、時而火熱、時而冷清。把河谷的深秋當成高原壩子的夏秋,你會發現,自己獲得了更多的美好和期待。
秋風還沒有吹,秋雨還沒有落,秋天的太陽卻急急忙忙出現在頭頂,追著我行走的路線,只為了告訴我一句:秋天來了。
我喜歡秋天,卻只喜歡秋天的太陽。秋風太狂野,能夠“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雨太寒涼,因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而太陽則不同,它溫文爾雅像個紳士,不似青春年少的初戀般膠著炙熱,也不像相敬如賓一樣生疏漠然,只是遠遠守護著我,在我寒冷的時候及時出現給我溫暖,和體溫相近的溫度而已,不會灼傷我,不會炙烤我。
就是現在,太陽也在屋頂不遺余力地將這秋光投射到房間,送我這一屋的秋光。難怪宋代詩人汪莘在《生查子》中寫道:春來春色佳,秋至秋光好。無計奈春歸,又看秋光老。看盡了春色,滿眼的姹紫嫣紅已視若無色,心中期盼的竟然是這秋日的陽光,光亮溫暖又透徹潔凈,好似“看盡萬叢花,只嘆秋光妙”。
滿天沒有只云片雨來阻撓它,整個淺藍色的天空都是它的舞臺,有點像隱居山谷的隱士,高冷范兒十足,神秘感爆棚,從東到西,從早到晚,孤傲猶在,許是無人能媲美這絕好的秋光吧!沒有足夠的自信和這秋天的太陽并肩站立,于是,只余秋光。
捧起手心接住秋光,仔細端瞧,竟然有彩虹橫跨之間,秋日精靈走在彩虹橋上,伸著雙臂哼唱著歌曲,睫毛長而卷曲,面頰粉嫩清純,嘴唇紅而小巧。我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生怕唐突了精靈。許是我這凡人的氣息污濁了仙界,精靈略偏轉頭,用眼角余光瞥了我一眼,眼神閃過一絲慌張、羞怯,但并無驚訝。我鼓起勇氣想要問些什么,精靈莫名地在我眼前消失不見了,一絲聲音都沒有,就像太陽每天無聲地升,無聲地落。我眨眨眼細看,手心里只余滿捧秋光,滿是光亮。
你帶來的,何止是涼風,是細雨,是撫慰?你帶來的分明是成熟,是收獲,是喜悅。草枯了,可谷物飽滿了;葉落了,可果子熟了;山林褪去了繁華,可丹桂香了;陽光不再熱烈,可白云更閑逸;星星不再密布,可夜空更明凈……秋啊,我是如此地愛著你,愛你成熟的莊稼地,愛你瓜果飄香的氣息,愛你紅楓印晚霞的美麗,愛你閑云逸鶴的情趣;愛你“月光如水水同天”的中秋夜,愛你“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豪邁氣魄,甚至愛你那份“草木枯黃兮雁南飛”的蕭瑟意境。沒有你,哪有《雁丘詞》的凄美傳說;沒有你,宋玉悲秋怎成千古佳話;沒有你,哪有“重陽美酒菊花黃”的田園詩意。秋啊,你或許就是唐詩宋詞的豐厚底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