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舒坦的生活,越是舒服的人們,一旦被打亂了節奏,幾乎就是潰不成軍的樣子了。當下,就是如此。我們都像是一頭一頭被圈養的豬牛羊們,舒坦的、舒服的快要發瘋了。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田園里
我想象我老年了,回到村里承包上十畝地。蓋上個簡易房子,二層的。門前搭個涼棚,拴上一條兩條狗。一條小路,繞著房屋,向四面延伸。不遠處,就是雞鴨,沙地,一個小水塘,曝曬在陽光下,我可以濯足,涼快,望著夕陽下的水塘發呆。養上一匹馬,兩匹吧,一匹太孤單了。沒事了可以騎著,繞著我的田園,走走看看,后面,跟著我的狗、牛和雞鴨們,仿佛就是一支行進的大軍陣。我就是個假的指揮官,在沙地里來回沖突,卻始終跑不出自己圈起來的籬笆鐵絲網。
邀請幾個多年未見的朋友,二樓有幾間房,就是為了招待他們的到來。食物就在地里,現吃現摘,涼拌就行。說說話,敘敘舊,和那些往事一起發酵、淚流,直到說完了話題,我們都是無語的沉默或者淚淚滿面。
可是,現在的我,是在床上躺著。思想也停滯了,還有什么思考,幾乎和一頭豬一樣的。夢是自然的事情,只有在夢里,我們才是真實的。現在呢,不是在夢里,卻也有夢的真實吧。我的田園呢。說好的恬淡呢。難道也是一個美麗的夢嗎。幸好,我老家還真的有一片沙地,還有夢里的東西,只不過是我老年了,我會在哪里呢。這才是個夢的開始吧。
工作中
經歷了事情,才會知曉其中的道理。活到現在,和這疫情沒有打正面,就是圍觀,也被驚嚇了。工作還在繼續,因為我們都需要生活。閑的無聊、發呆了,好像真正知道了這工作是我需要的,而不是工作需要我!種種抱怨、埋怨和厭惡的表情,只能用不經事或者經的事太少來原諒自己了。生活需要工作,我需要工作,工作就在那里,我真的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了嗎?以前曾有的好感和不快樂,在疫情面前一吹而散,我還是個我,工作還是那份工作,似乎我們多年未謀面,見了面,反倒是更親切無比了。
還說閱歷多,還說經歷廣,經此一役,也好,幸福不是僅僅依靠幸福感得來的,是在工作中和被需要的過程中被放大的。沒有人需要你了,就連工作都不需要你了,你,真的是活的無趣了。現世寶,我只好如此說了。
最無趣的人,也需要工作。忙碌會讓人喪氣,可是沒有了工作的忙碌,人只會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正如現在一般。你想忙,還要被需要著呢。美好的事情,往往都是和工作聯系在一起的。誰說的,不過,大家都在照著做呢。
閑聊著
現實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就在網絡里去實現。閑著也是閑著,我們誰又離得了手機呢。于是,這個群哪個群的,我們曾經討厭的蒼蠅,活像個我們自己一樣,來來回回的出入虛擬和現實交織的世界里尋歡、傾訴、閑聊。一堆堆的人們,一個一個不同興趣圈子的朋友,釋放了我們身上的沉悶,打開了有話題的世界。有憤懣的人,有快樂的人,有吐槽抱怨的,也有隨著去吧的,每一種選擇,我們都只能承認是合理的存在的。但聊到無聊的境地了,我們還有什么區別呢。葷素不分的玩笑,有趣無趣的段子,插科打諢的調侃,我們到底需要什么呢。
閑聊可以讓人麻木,假裝自己還忙碌。這虛假的背后,就和我們睡覺一樣,醒來,什么都不覺得了。也許,人也需要這么一段時光吧。醒來,不記得曾經有過什么,似夢非夢的,不全是閑聊的結果吧。
等著疫情快過去。我們好報復性增長生活。把需要的都補回來?辦得到嗎?健康快樂,是需要的。還是好好養著胃口,食物均衡搭配,還原一個真實的自己,哪怕就是閑聊,也別罵著上了頭,對誰都不好呢。
有節奏
大家都盼著等著疫情快結束,好讓我們開始正常的生活。小同事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現實的我們,或者丑陋,或者可親,或者低俗,或者難堪……不論是哪一面,我們總是需要真實的生活。那就是可以正常工作,走著散步,去超市購物,在樓下三五成群的閑聊,有錢了就去個想去的地方,吃一些好吃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有節奏”的生活吧。不緊不慢,悠悠然然,在咸淡之中還原生活的本真。或許我們需要思考,或者究竟為了什么?或許我們需要反思,疫情過后還需要做些什么?如果僅僅是狂歡和海吃海喝的老樣子,未必難免還會出現讓我們教訓深刻的這一幕呢。補心,不是補課,哪樣,我們的節奏還是會被打亂的。
規律、節奏,都是正常的樣子。發小發了一個家鄉長河落日的樣子,很美好。期待著過后,我們還是以前的樣子,可以相聚、分別,可以快樂、悲傷,可以悠閑,節奏,無論是哪一樣,我們都是好好的。
生命無限美好。什么樣的生活才能打動我?
沒有什么標準模板。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就是挺好的生活。人們可以選擇,有選擇權,人們可以聯系,聯系得到,人們可以流連忘返,總會有流連忘返的理由。這就是我們曾經的夢里的美好生活吧。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還是個人間呢。想和人聊著,想工作著,想田園里的生活,我想象中有趣的生活,大概不過如此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