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說:臉面靠正直,知人知己;場面靠智慧,度人度己。情面靠豁達,容人容己;面面靠精微,先人后己。
有人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場面,情面。”
這句話,言簡意賅,說盡了人生各種場合,也將為人處世的哲理講得一清二楚。
人生不長,卻常常遇到各種難關。
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
懂得這三碗面的吃法,才能活得游刃有余。
第一碗面:臉面
做人要有人樣,要門面好看,活得體面,要姿態好看。
層次越低的人,越在意面子。
哪怕生活中滿是雞毛蒜皮,人前都不肯丟了“臉面”。
一個人越是放不下什么,就越是缺乏什么。
臉面不是硬撐出來的,打腫臉充胖子,被人看穿后只會更沒面子。
網上流行一句話: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能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個人物了。
臉面會成為你內心的包袱,你越是在意,它越是沉重。
楊絳百歲高齡時,發表過這樣一段感言: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這第一碗面,確實難吃。臉面,是自知,亦是自識。
若要是能把這個道理想通透,就不怕拉不下臉面。
第二碗面:場面
中國人愛講排場,說場面話、做場面人。
追求“大場面”,其實暴露了虛榮心。
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曾將家中父母接到身邊。封疆大吏舉家出行,場面可謂壯觀。
曾國藩卻認為,護送的人實在太多了,應當辭退一些。
他特意寫了一封家書,對四弟曾國潢說:“吾家富貴氣不可太重。”
等到閑賦在家時,弟弟們辦了隆重的酒席為他賀壽。曾國藩不喜歡這樣的場面,干脆躲到了鄉下。
對于子女,曾國藩的教育也極其嚴格。
兒子不許穿華麗的衣服,女兒出嫁只給200兩銀子作嫁妝。
曾國藩告誡子女,不當貪圖表面的榮光,不能沾染驕奢的習氣: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驕奢榮華的場面,對于人的一生來講,最多不過是錦上添花。
再大的場面,也抵不過內里的充實。
第三碗面:情面
情面,或許是三碗面中最難吃的。
關系好的時候顧好情面不難,難的是關系破裂之后還能保留君子風度。
《戰國策》里說,“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有些人,也許昨天還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也許上一秒還是山盟海誓的情侶,一旦翻臉,就會將對方的缺點在眾人面前抖落出來,甚至惡語詛咒,以泄自己心頭之恨。
兩個人的前塵往事,都是兩個人之間的秘密,如果攤開來說,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
越親密的關系,造成的傷害就越深,因為了解,所以深知對方的弱點。
曾經在地鐵站見過兩個人吵架:
“你一星期不倒垃圾,還是我給你收拾的房子!”其中一個人氣憤地說。
另一位感受到了旁人異樣的目光,也不甘示弱地將對方的私生活曝光:“總比你好,經常不洗澡,屋子里臭烘烘的。”
兩個人愈吵愈烈,從三天不洗頭吵到背上長大瘡,旁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就當她們快打起來的時候,終于有人上前勸架。
能熟知對方生活習慣,一定是在一起生活了很久的人,最后卻反目成仇,將各自的生活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淪為笑柄。
如果說決裂之后,還能當路人;那么經歷過這樣的事,一定成了仇人,以后再見面,免不了又是一番爭吵,沒有回旋的余地。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往往是相互的,你不給別人留面子,別人自然也不愿意給你留后路。
當一個人常常在你面前講別人壞話的時候,你是否也有所懷疑,“他會不會在別人面前也這樣說自己?”從而希望遠離這種人。
失了情面不僅傷及情分,更傷了人品。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顧得好情面,你的人生境界自會更高一層。
洞察一切事物之本性,便應恰如其分地應對。
我們都是碌碌眾生中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可以不十分完美,但至少要做到恰如其分。
有自我追求,才知道要活得體面;不失分寸,才明白要吃多大碗場面;存君子之風,才能真正顧得好情面。
吃好這三碗面,活得更加通透,路才越走越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