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這樣一個哲理深刻的小視頻:
一位武士端坐于房中,神色平和。
不知從哪飛來一只蒼蠅,嗡嗡聲響個不停。武士有些煩躁,拔出腰間長劍,將蒼蠅斬為兩半。
沒想到蒼蠅越來越多,漸漸地滿屋都是亂飛的蠅群。武士勃然大怒,提劍亂斬,卻無論如何殺之不盡,反而累得自己滿身大汗,跪倒在地。
他雙手捂住耳朵,痛苦地抬頭,卻忽然看到房中懸掛的一幅畫:潑墨山水,兩樹春花。朦朧中,他好像看到一只蒼蠅鉆入畫里,在枝頭變成了一朵美麗的桃花……
這位武士明悟了。他再一次閉上眼睛,心中平靜如水,不復起煩惱之情。心境一轉,耳畔嗡嗡作響的蠅群,也變成了片片飄落的桃花。
這個小故事,能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好像總會遇到很多的“蒼蠅”。孩子不及格的成績單、洗碗池里堆積的碗筷、親人的責怪和抱怨、同事的閑言碎語、工作中的種種麻煩……都讓我們感到心煩意亂。
令人煩惱的一件件事,就像一只只嗡嗡作響的蒼蠅,繞著你飛來飛去。
然而,當你想撣掉這個煩惱時,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煩惱。
就像視頻里一變二、二變四的蒼蠅一樣,一個煩惱變成了兩個煩惱,兩個煩惱變成了無數(shù)的煩惱……
比如,想想看,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一天?
清晨,你早早起來做好飯,孩子和愛人卻都在賴床。你有點心煩,埋怨了幾句,有起床氣的愛人也沒忍住,說了兩句不好聽的。
你憤怒起來,站在臥室門口把他們數(shù)落了一通,直到發(fā)現(xiàn)上班快遲到了,才摔門而去。
你走到車庫,突然發(fā)現(xiàn)沒帶鑰匙。光顧著發(fā)火,把鑰匙落在餐桌上了。你不想回去敲門拿,只好打了個車去公司。
早高峰堵車嚴重,好不容易到了公司門口,你火急火燎地要下車,開車門時卻沒留神,撞倒了一位騎電動車的路人。
他破口大罵,要求你賠償醫(yī)藥費,你覺得他在訛你,同樣不甘示弱。你們站在公司門口爭執(zhí),被好幾位同事看在眼里,你覺得丟臉極了。
等你終于解決了這件事,坐到辦公室,已經遲到了三十分鐘了。領導數(shù)落了你幾句,你坐在工位上,氣得心口疼,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都很低。
好不容易捱到下班回家,推門一看,孩子把家里搞得亂七八糟,愛人躺在沙發(fā)上刷抖音,晚飯還沒有人做。
你打了幾下孩子,沖著愛人吼了兩聲。愛人莫名其妙,瞪你一眼,抱著抹眼淚的孩子,出門下館子去了。
你又累又餓,坐在空無一人的家里淚如雨下,覺得這一天真是糟糕透了。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么,恭喜你!像那位武士一樣,你已經感受過“蠅群纏身”的處境,是時候看到壁上桃花了。
我們都明白,要做情緒的主人。但是,如何才能減少煩惱,控制情緒呢?
面對屋子里的蒼蠅,人們會采取不同的做法。
第一種人的做法是“滅蠅”,也就是在外部環(huán)境上用功,遇到煩惱繞著走,遇到困難忘掉它。
比如,遇到職場挫折,就換一份工作;遇到戀愛不順,就去找下一個;看到身邊人在煩惱中煎熬,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可是,哪有人能一輩子生活在“無菌環(huán)境”中呢?
據(jù)心理學家調查,過去一個人平均每天會遇到3件煩惱的事,而在當今時代,一個人平均每天會遇到33件令他煩惱的事。
可見,把情緒的開關放在外界,并寄希望于外界能夠一帆風順,沒有引起煩惱的因緣,這是不大靠譜的。
第二種人的做法是“鍛煉忍功”,也就是德上用功。比如,憤怒升起時,先深呼吸十次;想向人發(fā)難時,告訴自己“不說一句負面的話語”。
如此,有意識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涵養(yǎng)寬容、忍耐等品德。就算身處大煩惱之中(蠅群纏身之時),也能夠較為從容淡定地處事。
德上用功,成效尚可。然而,仍有“強制其心”之嫌。譬如,雖然嘴上不說抱怨、責怪的話語,可內心感到不悅,容易從“發(fā)火”變成“生悶氣”,久而久之,身體都會出問題。
那么,有沒有更究竟的辦法,來解決情緒問題呢?
如果你因蒼蠅而生起煩惱,那么這只蒼蠅到底從哪來?
這只蒼蠅,不在外界,在我們自己的心里。
煩惱的根源不是在外界,而是我們內心的不明和貪欲。根據(jù)“心-道-德-事”逆推,我們就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根本。
不妨舉一個例子:
事(結果和狀況):你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件好事,被領導知道了。在大會上,領導表揚了朋友,卻對你只字不提。
德(意識、語言、身行):悄悄看了朋友一眼,嘴上不說,但心里多少有點犯嘀咕。
道(起心動念):“我也做了好事,為什么不表揚我?”
心(知見):“我付出了,就應該得到收獲。”
產生煩惱情緒的根源在于,我們抱著一個“付出就應該有收獲”的知見。抱著這個知見,感到一點“不公”,我們就會生起煩惱,在人生任何場合都是如此。
然而,倘若對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體證更深一步,明白有怎樣的行為作用,必然有怎樣相應的反作用,深信“付出就是最大的利己”,那么還會因為沒有得到表揚,就生起煩惱心嗎?
所以,當看到情緒生起的時候,我們要向更深處走一步,看到情緒背后的起心動念。再向深一步走,看到支配這些起心動念的錯知錯見,并將其轉為正知正見。這就是在心上用功,成效卓著!
煩惱的來去看似是外界的因緣,但其實,蒼蠅與桃花不在別處,就在你心中。
心中有不明和貪欲,看到的就是滿室蒼蠅;
回到清澈的良知本體,看到的就是漫天桃花。
所有的痛苦與煩惱,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自己的選擇。
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再試圖去撣掉煩惱,而是直接撣掉不明和貪欲本身。這就是“一了百當”的功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