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雙休日,趁著回霍山老家的空隙,我們一家三口子游覽了“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
藍天如洗,水清如鏡,我們的車順著蜿蜒伸展的山路,駛過一座大橋,便峰回路轉,氣勢磅礴的佛子嶺水庫大壩剎那間呈現在我們眼前。隨著發電機聲在耳邊轟鳴,大壩越來越近了,大壩那高大的身軀和逼人的氣勢讓人心生敬畏。據介紹,佛子嶺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壩,五十年代初,接連遭遇洪澇,淮河流域災害嚴重,為根治淮河水患,1952年佛子嶺水庫動工,1954年11月建成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連拱壩水庫。
一進大門就看到壩體上鐫刻毛主席的手跡:“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個紅色大字,而大門牌上“佛子嶺水庫”那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正是郭沫若先生所提。沿著幾乎是垂直的臺階,我們氣喘吁吁地登上了約有30多層樓高的水庫大壩壩頂,原來,這座雄偉的大壩就建在兩座山之間,如同橫空出世的利劍,把奔騰的淠河水攔腰折斷。我們漫步在這高高的大壩上放眼向水庫上游望去,只見綿延幾十公里的狹長水面碧波如鏡,綿延不絕像玉一樣帶伸向遠方,水中的小船悠然自得地前進著,把游客歡歌笑語留在那山水之間。水的兩岸,大山披上了綠綠的衣裳,蔥翠欲滴,白云緩緩地繞著山尖,徘徊著不愿遠去。水映著山、山襯著水,水天相映,山水相依,親密無間,像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轉過身俯瞰大壩下游,只見壩底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就像火柴盒一樣大小,大壩底部,水聲隆隆,傾瀉而下的水流形成了寬闊的河面,水煙升騰,快樂地奔向遠方。酒香撲鼻的迎駕工業園依山而建,坐落在水庫下游的沛河岸邊;白墻灰瓦的民居掩映在參天的樹叢中,整潔而有序;不知名的鳥兒,嘰嘰喳喳地飛過,好像在告訴我們,歡迎你來到佛子嶺風景區。
壯麗的佛子嶺水庫,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溫暖懷抱里,帶給了庫區上下游的人們太多的安謐、和諧,生態環境優美,讓人流連忘返。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