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 各大電商網站、團購網站促銷活動如火如荼。一些騙子也伺機而動,各種網絡騙術不斷翻新,借此趁“火”打劫。
據報道,雙十一期間,家住上海的俞小姐就落入了網購退款假客服精心設計的圈套中,被騙14000多元。無獨有偶,家住閔行的林先生花重金代購的iPhone6,不僅沒拿到手機,還被所謂的“海關扣稅”騙走了7000余元。
騙局1
申請退款反被轉走萬余元
雙十一期間,家住上海青浦的俞小姐在美團網參加了一個美容團購,后因沒空去消費就在網上申請了退款。退款后,俞小姐并沒有收到短信通知。“一般退款都會有短信的,我等了大約半小時也沒有收到短信,因此擔心是沒有退款成功。”俞小姐不太放心,撥打了客服熱線咨詢。
不過,俞小姐并沒有打開美團的網頁查找官方客服,而是通過網上搜索關鍵字“美團客服”找到了一個0571開頭的人工客服熱線。“上面寫著人工退款,全天24小時服務,處理退款、投訴、交易查詢等業務,覺得挺像回事的。”
俞小姐根據這個電話撥打過去,一名男子接聽了電話。“我是客服代表,有什么可以幫您的?”俞小姐覺得對方態度專業,一點也沒有起疑心,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表示想查詢退款進程。“男客服”煞有介事地詢問了俞小姐的美團訂單號,并記錄了俞小姐當時付款的銀行卡號。“然后他說,現在系統維護,要自己去銀行操作退款。”
隨即,俞小姐來到最近的銀行ATM機前,再次撥通對方電話,接著根據對方的提示,一步步進行操作。其間,俞小姐一直與“男客服”保持著通話。“對方一會讓她取錢,一會讓她輸‘退款號’,后來不知道怎么搞的,她發現卡里少了14000多元。”
“自己明明是去退款的,怎么錢反而沒有了。”察覺到被騙后,俞小姐連忙報警。
騙局2
買iPhone6被“海關”收走七千
11月初,陳先生通過網絡找到了一家代購iPhone6手機的賣家。“網上談得挺好的,先付200元定金,等手機快遞出來后,再付尾款。”覺得貨到付款沒有風險,11月1日,陳先生給對方賬戶轉過去200元。
很快,“代購”表示已買到陳先生所要的手機,并會很快從香港快遞出來。“不過他也和陳先生說,現在海關對手機查得很緊,可能會被扣,要交稅的話需要我自己承擔。”陳先生一口答應了。沒想到,2日賣家便告訴他,手機被海關扣了,要陳先生支付1000元稅金。
隨后的4天時間內,賣家先后以稅金、押金、打點海關、手機尾款等名義,要求陳先生轉賬四次,共計5400元。“我當時就想,錢給了,手機能快些拿到。他和我說,不付的話,之前的錢也拿不回來了。”
在一共支付了近7000元后,陳先生仍沒等來手機,而是等來了賣家的關機。“電話打不通,QQ也聯系不到,陳先生才意識到被騙了。”
騙局3
買褲襪實物和照片差距大
前段時間,趁雙十一優惠,我幫一位殘疾朋友在淘寶搜索購買了幾十雙加厚打底褲。看店家的照片和說明,感覺質量應該很不錯,價格也可以接受,就拍下了訂單,誰知道,收到貨后,那孩子傻眼了,收到的褲襪薄的只適合春秋使用,和照片上的差距太大,價格也不菲,上面的批發價格在市場是零售都難以出手。
錢雖然不多,但是,這種實物和照片不符的欺騙行為讓人難以接受,那孩子因為剛開始接觸淘寶,不知道該怎么辦,我說,質量不行,那就只有退貨,要求對方承擔退回的運費,但是,不管怎么和對方的客服聯系,都是處于不在線的狀態,和對方留下的電話聯系,轉到秘書臺,秘書臺告我我們,可以通知機主讓給電話回復,等了兩天,還是沒有收到賣家的電話,淘寶有簽收后的付款時間,一般簽收后,七天,貨款會直接打到賣家支付寶上,整個交易就算完成了。到那時候,處理起來會更麻煩,考慮到對方一直不在線,不接電話,目的讓人懷疑,我建議買家立即申請退貨退款,因為無法和對方溝通,只能選擇自己付款退貨。申請之后,對方第二天也確認同意,但是遲遲不給支付退款。
最終,申請了淘寶介入,對方才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在規定的時間內退回了貨款。雖然損失不大,但是,賣家這種欺騙行為,卻讓人很是生氣。
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這些銷售火拼的旺季,網絡上就會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一些不法店家趁機魚龍混珠,欺騙坑蒙消費者,為此,提醒零售戶朋友和眾多消費者:在盛行“雙十一”、“雙十二”大肆“血拼”的時代,隨著團購、代購等新型購物的興起,騙術也同樣在“與時俱進”,購物時務必注意甄別客服和網站真假,擦亮眼睛,防止被騙,要去官方網站,并保留證據,一旦被騙,可以通過正當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