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手機搶紅包在兩年前就一夜爆紅,很多人樂此不疲。今年的除夕夜守歲全國大多數家庭恐怕都是一邊看春晚,一邊“咻咻咻”搶紅包。
據有關方面統計,截至2月8日零時,總共79.14萬名支付寶用戶共同分享了總值2.15億元人民幣的現金紅包,平均每人271.6元。
為什么全國有那么多人熱衷于手機搶紅包?為什么說“手機搶紅包將成為指尖上的新民俗”呢?個人認為:
首先,“手機紅包”融入了現代元素。這場全民參與的網絡“紅包暴雨”讓傳統紅包黯然失色,也讓春節年俗開始散發日漸濃郁的現代氣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紅包”如今走上了電子時代的舞臺,技術優勢明顯。即使是遠隔千里的親人和好友也能為彼此送達一份心意。而如今,紅包的風頭儼然蓋過了壓歲錢。原因在于,一是,壓歲錢多是長輩給晚輩,二是,壓歲錢集中在特定時刻和特定目的,即壓歲。如今的紅包熱,平輩之間、晚輩長輩之間和長輩晚輩之間都可以給,也不局限于春節期間。如此富有彈性,使之大受歡迎。
其次,“手機紅包”營造了節日氛圍。大多數搶到的紅包,盡管是幾元還是幾角乃至幾分,大家搶得熱火朝天。筆者微信群里就有人調侃:“有些人聽到有紅包就小跑著找手機;還有些人聽到有紅包,吃飯筷子都放下來立馬拿手機…”如此這樣,過年就是圖個熱鬧;其實大家都是搶完紅包,再繼續給別人發,來來回回也沒多少錢,就是樂趣。這充分體現了回家團聚,開開心心過大年的濃濃年味。還有即便是平時單位同事或朋友建個群,邊搶紅包邊聊天,以此也可以增進感情。
再次,“手機紅包”表達了良好期待。搶紅包不單單看紅包金額的大小,大家搶的是一種手氣,也是一種福氣。是一種運氣,也是一種期許。對當下乃至未來,無論向全民發紅包,還是“送溫暖”,都體現了還利于民、還富于民。另外,發紅包,搶紅包,紅包背后,也許還潛藏著商業驅動和社會屬性,它不僅有很大的趣味性,它的美好寓意,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