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特色木質手工繪圖煙聽的紋飾簡單、色彩艷麗。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并用漆制作器物的國家。中國漆器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并獲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漆器工藝的第一個繁榮期。漆的色調以紅、黑兩種顏色為主,其特點是“朱畫其內,墨染其外”。器內涂朱紅,明快熱烈;外涂黑漆,沉寂凝重,紅黑對比,襯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麗,器物具有穩健端莊之美。
?
至秦漢時期,漆器的制造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手工業門類。與春秋戰國時期相比,秦漢漆器制作更為精美,品種更加豐富,并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秦漢漆器的紋飾紅黑輝映、飛揚流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無限遐想的同時,更讓人驚嘆其大膽的想象力和嫻熟的繪畫技法。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漆器形式多樣化,工藝裝飾手法也更加細膩。這一時期,表現現實生活內容的圖案逐漸增多,各種飛禽、走獸、草蟲均可入畫,舞蹈、音樂、宴會、狩獵等敘事性內容,也開始出現在漆器上。
?
唐代經濟文化繁榮,隨著瓷器的普及,漆器逐漸被價格低廉的瓷器所代替,漆器制作逐漸朝著華美富麗的工藝品方向發展。
?
中國傳統漆器工藝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制作體系。宋代一色漆最為流行,說明時代審美趣味的嬗變。
?
明清時期,常見的漆器制作工藝有一色漆、雕漆、填漆、彩繪、描金、堆漆,鑲嵌等。傳統的幾何紋、動物紋等紋飾重新占據主流地位。圖案題材多取自自然界景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但兩個朝代的漆器也有一些不同:明代漆色暗紅,清代鮮紅;明代花紋莊重渾厚,清代則較為復雜繁縟;明代一般為木胎,清代則兼作其他胎質,并且與其他工藝結合。清中期以后,漆器工藝的風格過于纖巧,藝術創新精神逐漸喪失,漆器工藝逐漸衰落。
?
中國漆器藝術品以種類繁多、裝飾精美、造型精致著稱,尤其在我國西南地區,因原料豐富,又有楚文化浸染,云貴川等地的彝族同胞繼承并發展了傳統的漆器制造工藝,使漆器更具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
中國煙草博物館藏有一套共四件彝族特色煙聽,均為木質,圓筒形,煙聽上的圖案均為手工繪制。煙聽蓋內外和煙聽筒內外皆涂有一層黑漆,上面的圖案紋飾簡單卻不失古樸、典雅。四件煙聽的蓋子,頂部微微凸起,由紅、黃、金、綠等顏色描繪的各種圈狀或線狀圖形裝飾。煙聽筒上的裝飾皆呈帶狀,中間較寬的區域有的是橫放的“S”首尾相連組成的圖案,有的是并不十分規則的橢圓相連組成的圖案。最底層的色帶有的涂純色綠漆,有的涂純色紅漆,色彩十分艷麗。其他色帶有的直接涂有黑漆,有的用簡單的圖案裝飾。整個煙聽極具民族特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