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之展現“記里鼓車”發明的一枚。
②“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之展現“皮帶傳動”發明的一枚。
③“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之展現“方板鏈泵”發明的一枚。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上世紀90年代末,廣東梅州卷煙廠曾出品4枚套“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展示了記里鼓車、皮帶傳動、方板鏈泵、渾儀四種我國古代的獨特發明,并配發簡要文字對發明予以說明介紹。除渾儀外,其余三種,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比較陌生。其實,這三種發明都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發明的,更貼近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同時,這些古代看似獨特的發明其實是現代類似發明創造的前身。
記里鼓車是中國古代用于計算里程的車,由記道車發展而來。有關記道車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陽……記道車,駕四,中道。”可見在西漢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這種可以計算道路里程的車。后來,因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裝置,故名“記里鼓車”。據記載,最初的記里鼓車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各有一個木人,行一里,下層擊鼓,行十里,上層擊鐲。這種機械裝置的科學原理與現代汽車上的里程表基本相同。我國科技史專家、考古學家王振鐸先生曾根據史料記載對古代記里鼓車進行復原。“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中有一枚“記里鼓車”煙畫(圖①)就展現了該發明的基本造型,只不過,畫面中的車子并不是兩層,兩個木人也都作敲鼓狀。煙畫左上方有一段文字介紹:“現于三國時期。車輪帶動組齒輪,走滿一里時,撥動木人擊鼓報告行程。”由于記里鼓車是減速齒輪以及計速器的始祖,因此煙畫右下角印有減速齒輪的畫面。
出現于公元前一世紀的皮帶傳動是我國古代的又一大發明創造,其原理是“連續旋轉運動,將力從A傳動輪傳到B傳動輪”,被視為現代傳動技術的前身。“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中有一枚“皮帶傳動”煙畫(圖②),在呈現古代皮帶傳動結構的同時,于右下角展示了設計更為簡單和精巧的現代皮帶傳動機器的圖案。
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在南北朝時期發明的“方板鏈泵”,被視為現代水泵的鼻祖。“中國創造·科技類”煙畫中有一枚“方板鏈泵”煙畫(圖③)展現了該發明的構造,右下角是如今常見的水泵。左上角的一段文字中有關于該發明的原理介紹:“踏動拐木,上輪運轉,帶動龍骨板循環轉動,行道刮水上岸。”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