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托著煙斗,臉上掛著平和的笑容,已經成為林語堂經典的標簽。煙斗,在林語堂的生命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林語堂在《煙和香》中曾寫道:“我對薩克雷所說的話極表同情,他說,‘煙斗從哲學家的口袋引出智慧,也封閉愚拙者的口,使他緘默,它能產生一種沉思,富有意思的、仁慈的和無虛飾的談天風格’。”
有時,林語堂放下煙斗,卻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他便不做事,滿屋亂跑,嘴里嘮叨著:“我的煙斗!我的煙斗在哪里?煙斗啊!煙斗!”不握煙斗在手,他就覺得兩手空空的。煙斗已經不是抽煙的需要,而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
對自己所持的煙斗,林語堂還賦予許多功用。用煙嘴指使人們,或者用來敲椅子上的釘子。因為煙葉常在燃燒,煙斗的圓端也常是溫熱的,所以林語堂總用它來擦鼻子,導致他的鼻子常常微微發紅。
林語堂所藏煙斗五花八門,絕大多數是他從世界各地搜集而來。他常年與煙斗為伴,玩賞不已。心情不好時,林語堂就會用軟布細心擦拭他的煙斗,心情也就慢慢好起來。
林語堂非常喜愛一只虬龍煙斗。有次他外出采風時,差點被一根枯萎的樹根絆倒。這樹根表面長滿了奇形怪狀的疙瘩,外形像一條飛騰的虬龍。林語堂找村民借來鋤頭,將它挖出來,請木匠將樹根制成了一只造型奇特的煙斗。
這只虬龍煙斗伴隨林語堂很多年。看書時,書頁被風吹亂,林語堂就用它來壓書頁。困了,就塞一把煙絲,點燃,繼續閱讀。后來,在一次搬家時虬龍煙斗丟失了,這成了林語堂的一大遺憾。事過很多年,他還經常跟他的朋友提起這只煙斗。
另外,林語堂還很喜歡清朝官員紀曉嵐的那只特大的煙斗,常說:“如能收藏紀曉嵐的那只大煙斗,此生幸哉!余生足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