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東方煙草報》整版報道安徽銅陵市局“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
?遠程指揮,成功收網
查獲的假冒卷煙
查獲假煙近9萬條,幾乎鋪滿整個籃球場——這是安徽省銅陵市“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戰果的一處真實場景。該起案件跨越6省12市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涉案金額近2000萬元,實現了安徽煙草參與偵辦特大案件“零”的突破。
職責所系,使命使然。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安部的堅強領導下,在安徽省煙草專賣局、省公安廳的統一協調部署下,銅陵市煙草專賣局與銅陵市公安局緊密協作,從一條涉煙線索查起,成功摧毀了一個在境外生產假煙,由海、陸轉運至境內進行倉儲、分銷的假煙經營團伙。
初戰告捷
時間回到2020年10月22日。
當日12時,時任銅陵市局局長的王凱接到安徽省局稽查總隊發出的一條網絡案件信息:一輛裝載假煙的江蘇牌照貨車沿G50高速將途經銅陵市境內。
王凱迅速啟動公安煙草信息聯動機制,同時立即召集市局稽查支隊相關人員奔赴G50高速,追蹤涉案車輛的行車軌跡。
時間緊迫!嫌疑車輛途經銅陵境內高速路程不長,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找到并查獲目標車輛。
專賣稽查人員會同公安人員兵分兩路:一路在銅陵的四個高速路口進行布防,“守株待兔”;一路組織車輛在高速公路上不間斷巡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日14時,辦案人員在滬渝高速池州段馬衙高速服務區內查獲嫌疑車輛,現場查獲假煙17250條,案值300多萬元。
初戰告捷。辦案人員通過對該駕駛員手機進行檢查后發現,一個5人組成的駕駛員微信工作群在其被抓獲后立即解散了。
銅陵市公安局銅官分局局長郝強憑著敏銳的職業嗅覺判斷:應該不止一輛車這么簡單!辦案人員對駕駛員進行了突審。果不其然,據其交代,他是從江蘇響水裝載了這批假煙準備運往廣州,與他一同上路的還有四輛貨車。
千里追擊
根據駕駛員交代的信息線索,公安、煙草部門立即展開聯合信息研判,通過7個多小時的努力,成功研判出4輛車型一樣的貨車正在G35高速江西境內行駛,并識別出其中3輛車的車牌號碼。
貨車行駛緩慢,追擊迫在眉睫。本以為可以休整一下的辦案人員再次振奮起精神。在請示了上級部門后,當晚23時許,銅陵市局協同公安部門成立緊急追查組,連夜向廣州方向沿線追查。
前方,展開千里奔襲,窮追不舍;后方,啟動“千里眼”,精準指揮。
考慮到有可能暴露,嫌疑人并沒有按照原定的交貨地點進行交貨。10月23日凌晨3點,后方數據研判組發現嫌疑車輛正向福建駛去。
下一步該怎么辦?追查組經過商議后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前往福建,另一路為了防止嫌疑人虛晃一槍,仍然前往廣州。
23日4時許,數據研判組在福建龍巖發現嫌疑貨車行蹤信息,同時研判出第4輛貨車的車牌號碼。
根據新的信息,指揮組和追查組在充分研判各種可能性后,做出了“圍圈打點”的戰術決策:東進福建的隊伍立即再度分兵兩組,深入龍巖、漳州一帶追擊;南下廣東的隊伍繼續一路向前,迂回到閩粵沿海高速實施攔截。
山間路況復雜、網絡信號差,次日6時許,嫌疑車輛信息突然在后臺消失了。追查工作一時陷入僵局。此時,追查組人員已經連續奮戰了18個小時。
“不達目的絕不收兵!”指揮組和追查組迅速調整思路,到當地派出所進行視頻追蹤研判,于11時10分發現嫌疑車輛在福建華安縣內山間行駛。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令追查組所有同志的疲勞一掃而光。顧不上吃午飯,追查組立即在華安縣的山間崎嶇公路上展開搜尋,于10月23日13時47分,在華安縣兩處不同地方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及4臺嫌疑車輛。
為防止出現意外,銅陵市局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驅車前往福建,當晚就將涉案人員及車輛安全帶回銅陵市。經安徽省煙草質量監督檢測站鑒定,四輛貨車上的卷煙均為假冒偽劣卷煙。
抽絲剝繭
前后歷時48小時,往返路程3000余公里,查獲假煙近9萬條。銅陵市局局長潘銀來告訴記者,經初步測算,該批假冒卷煙一旦流入國內市場,將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數量如此巨大的假煙背后,必定隱藏著嚴密的制假售假犯罪團伙。銅陵煙草、公安迅速成立“10·23”專案組對案情深挖細查。安徽省局副局長俞進祥帶領專賣處處長蔣躍進、稽查總隊副總隊長張冀中等,第一時間到銅陵召開公安煙草案件分析會,交流案件思路和意見,并由安徽省局和安徽省公安廳牽頭,把“10·23”專案組升格為省級專案組,全省統一調度指揮。
“偵查難度超出了想象,復雜程度超出了想象!”蔣躍進感慨地說,不法分子內部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彼此之間都是“一對一”聯系,手機都是虛擬號且隔一段時間就換個號碼,網絡的隱蔽性、行為的狡猾性前所未有,可追溯的線索十分有限。
為了與不法分子搶時間,專案組采取層層推進、抽絲剝繭的方法,從車輛始發地、收貨人、運輸線等方面展開偵查,調取視頻監控、協調漁政部門查詢……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最終發現了一個包括海運團伙洪某某等15人、公路運輸人員田某某等5人和調度人員肖某某等6人在內,共計26人的從事近海駁運和公路轉運的假煙運輸網絡。
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專案組分赴浙江、湖北、重慶和安徽合肥等地實施抓捕,先后將洪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時,浙江溫州、江西贛州等地警方也將杜某、肖某某等人抓捕歸案。
深挖擴線
隨著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以及一系列調查取證工作的完成,“10·23”案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專案組決定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擴大打擊戰果。
省市兩級公安、煙草部門及時召開案情分析調度會,提出把偵查目標由運輸鏈轉向倉儲銷售網、實施全鏈條打擊的新思路。
在前期的審訊中,專案組發現駕駛員田某某曾在2020年9月30日成功送貨到東莞,其聯系人與運輸網絡中的調度團伙成員有交集,由此初步研判:此案的倉儲、銷售團伙在深圳、東莞一帶。
偵查主戰場轉向廣東。專案組重點圍繞假煙運輸、倉儲交接的線索,在深圳、東莞等地開展“煙草主導、公安主偵”的拓展偵查。
2021年3月2日,銅陵市政法煙草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召開案件協調會,確定辦案思路。隨后,專案組聯合廣東深圳、江西贛州、浙江溫州等地公安技偵部門,開展數據分析,持續深挖線索。
隨著偵查的逐漸深入,東莞的假煙卸貨倉庫被鎖定,辦案人員通過技術手段排查出了接應車輛和引導車輛信息,主要嫌疑人蔡某某出現在辦案人員視野中。
鑒于案情重大,3月22日,該案被公安部、國家局列為掛牌督辦案件。
按照“盯人找庫、以庫找煙,實現人贓并獲”的工作思路,安徽省局發揮重大案件專班辦理優勢,安排協調全省系統辦案骨干力量充實到專案組。安徽省局局長張亞賓多次聽取案情專題匯報,協調區域協同作戰;俞進祥帶隊飛赴深圳等地,與當地公安、煙草部門交流案件思路,實地協調偵辦工作。
在辦案人員對主要嫌疑人蔡某某的長達20多天的盯守中,蔡某某一直深居簡出,沒有任何動靜。
“狐貍”雖然狡猾,但“獵手”更加聰慧。專案組及時調整偵辦方向,一方面協調技偵部門實施對蔡某某及其主要關聯人的手機交控,對16部手機話單進行深入分析研判;一方面通過反電詐等相關平臺,研判敏感交易資金信息。
經過兩個多月的蹲守、跟蹤、偵查,5月初,一個以高某某為首,蔡某某、方某某等人為骨干,戴某某、張某某等為主要銷售下線的假煙銷售網絡逐漸清晰。
撒網布控
犯罪網絡已清晰,嫌疑人已鎖定,專案組開始撒網布控,為抓捕假煙銷售團伙做好充分準備。
5月15日,專案組轉戰東莞市清溪鎮,迅速與當地公安部門完成對接與交控,重點摸排高某某倉庫地址、倉庫貨物數量及活動路線。同時,另派小組分赴深圳、惠州、河源三地,鎖定關聯嫌疑人倉庫位置。
為避免打草驚蛇,辦案人員特意住到隔壁鎮上。布控期間,辦案人員白天承受著高溫,忍著蚊蟲叮咬,認真記錄一切過往可疑車輛及人員信息;晚上回到賓館,研判案情到凌晨兩三點鐘,還要面對當地疫情突發、布控難度突增等情況,但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退縮。
“要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辦案現場。”時任銅陵市局稽查支隊支隊長李四同堅定地說。
“5月中旬,廣東的疫情防控形勢突然變得復雜嚴峻,我們的辦案人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每天早出晚歸,摸排線索、蹲點守候,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俞進祥說。
雷霆出擊
經過近一個月嚴密的布控,一張“天羅地網”悄然織就。
在充分掌握犯罪證據的情況下,專案組開始收網行動。2021年6月22日13時30分,一聲令下,專案組兵分四路,分別在深圳市福田區、龍華區,東莞市鳳崗鎮和汕頭市對高某某團伙開展抓捕,抓獲高某某、蔡某某等8人,端掉假煙倉庫2個,當場查獲假煙1200余條,案值26萬余元,查扣作案資金15萬余元、作案手機11部以及大量賬冊。
7月中旬,“10·23”案偵查階段主要工作結束,涉案41名犯罪嫌疑人除羅某某等8人在逃外,其余33人全部歸案或被另案處理。
2021年9月30日,銅陵市銅官區人民法院對案件第一批移送起訴的19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一審宣判,洪某某等19名被告人因犯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零三個月至一年的刑罰,共計判處罰金91.6萬元。
“‘10·23’案件是安徽省一次性查獲假煙實物最多的案件,斬斷了境外向國內販賣假煙的運輸、倉儲、銷售三個環節的通道,有力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彰顯了安徽煙草聯合多部門打擊涉煙違法犯罪的堅定立場和決心。”張亞賓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李培、劉暉、江凱)
經驗之談
聚指成拳 守護市場
?“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的破獲是安徽政法煙草聯合打假的良好范例,是堅持“全國一盤棋、全省一盤棋”、應用“數據先導、情報導偵”模式的成功案例。由一條涉案線索經營成國家煙草專賣局認定的特大案件,其背后成功的密碼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參照和借鑒的偵辦經驗?
聯席會議機制發揮了堅實的保障作用。安徽省煙草專賣局黨組高度重視,稽查總隊實時關注,省、市兩級政法煙草聯席會議全程指導。案件偵破伊始,省政法煙草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即專門下發案件督辦通知,市政法煙草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多次聽取案情匯報,并召開專題會議,統一成員單位思想,明確辦案要求和司法機關協同步驟,為案件“快偵、快訴、快判”奠定了堅實基礎。銅陵市局與公安、司法部門密切磋商,通過“案情周報”“現場督辦”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掌握案情動態,全面準確把控偵辦方向,定期匯報溝通,強化組織協調,聚合利用各類辦案資源,有效提升了偵辦效率,推動了偵辦進程。
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數據分析偵查。在追蹤嫌疑車輛過程中,公安、煙草部門之間配合得當、行動迅速。積極協調多地警方技偵部門,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數據分析,加強情報導偵。在案件深挖擴線一度陷入僵局時,專案組與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技偵部門、相關科技公司協作開展技偵工作,與江西贛州警方、浙江溫州警方溝通共享相關證據信息,商定偵辦協調配合辦法。在案件進入收網的關鍵時刻,銅陵市委政法委、公安、司法等多部門參與,綜合研判,明確辦案思路,組成專案組追根溯源,成功鎖定銷售及倉儲環節主要犯罪嫌疑人。2021年3月2日,銅陵市政法煙草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召開“10·23”案件協調會,組織公安、煙草辦案人員進行案件分析研判,確定了“根據研判信息查找犯罪嫌疑人,進行在線偵探,在固定相應證據和確定與本案關聯度后再行抓捕”的辦案思路;4月8日,召開安徽、深圳兩地公安、煙草部門參加的“2+2”案件協調會,實地協調偵辦工作,抽調專家分析研判,為成功抓獲整個團伙提供了有力保障。
信息聯合研判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與公安部門組建信息研判室,協同研判各方線索,明確偵辦方向,厘清案件脈絡,充分發揮情報信息共享機制的強大作用。整個過程中,煙草、公安、交通管理、金融等多部門聯動,共享情報信息,拓寬線索渠道,對案件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深入分析,把握住每個關鍵節點,引導偵辦工作逐步深入,為“穩、準、狠、快”地偵破本案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在圍繞假煙運輸、調度與銷售關聯性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專案組先后與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技偵部門等溝通共享相關信息,進行全面數據分析。可以說,情報信息共享貫穿了整個辦案過程,情報信息共享機制在案件偵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跨區域廣、涉案人員多、環節涉及全、案件偵辦難,是“境外生產、海上走私、公路轉運、內陸銷售”全鏈條涉煙非法案件。面對復雜曲折的案件線索、隱蔽狡猾的不法分子,在上級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安徽煙草專賣戰線充分發揮煙草政法聯席會議、信息聯合研判等機制優勢,擔當作為、不屈不撓,實現了對假煙團伙海上走私、陸路運輸、倉儲分銷全鏈條打擊,最終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守護了一方市場,為全國煙草打假打私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李培、駱亮)
記者手記
在破獲案件中體現責任擔當
李 培
“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是一起“境外生產、海上走私、公路轉運、內陸銷售”的全鏈條涉煙非法案件,不法分子反偵查意識極強、隱蔽性極高,對辦案人員的考驗前所未有。在整個采訪過程中,記者強烈感受到,在偵破“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過程中,專賣稽查人員身上體現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擔當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使得這個特大案件能夠成功破獲。
這種擔當體現在枕戈待旦、守土盡責的責任心上。對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線索,能夠以自己的職業敏感,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行動,通過突審發現新的線索,從一輛運煙車到四輛運煙車,再到把它經營成一個涉及多省的部督網絡大案。沒有枕戈待旦、守土盡責的責任心,是很難實現的。
這種擔當體現在鍥而不舍、深挖細查的韌勁上。銅陵接到的一個小線索,能夠不斷延續、拓展,從安徽一市到江西、到浙江、到廣東多地,從查獲運輸車輛到發現近海駁運團伙,再到追查到儲煙倉庫,其中多次面臨線索中斷,能夠克服困難,接續線索,靠的就是這種不刨根底誓不罷休的韌勁。
這種擔當體現在一線坐鎮、靠前指揮上。在案件偵辦過程中,安徽省煙草專賣局黨組始終高度關注案情進展,多次聽取案情專題匯報,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統一指揮調度,為案件偵辦把脈問診,確保偵辦的正確方向。在案件深挖擴線一度陷入僵局時,安徽省局聯合公安部門迅速對案件進行分析調度,明確了倉儲和銷售環節的偵辦思路,通過科學研判、正確決策、有力指揮,為破獲案件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這種擔當體現在不懼艱險、沖鋒陷陣上。案件偵辦過程中,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面對一個個困難,專賣稽查人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聯合公安人員明查暗訪、盯守摸排、拉網布控、端窩破網,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圓滿完成任務。在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扛得住,體現了讓人欽佩的闖勁兒、沖勁兒。
“10·23”非法經營卷煙特大案件的破獲,檢驗了安徽煙草打假破網的能力,進一步提振了安徽煙草專賣管理隊伍的士氣,凈化了市場環境,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捍衛了法律尊嚴。
圖片由銅陵市局提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