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9日,賈明非(右一)調研重慶市石柱縣煙葉生產 /重慶市局(公司)供圖
中國煙草走過了波瀾壯闊的40年,作為行業改革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回望來時路,我不禁感慨萬千,激動不已。
重溫這一段波瀾曲折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李益三、江明等一大批為中國煙草事業奠基和發展作出巨大努力和貢獻的老前輩、老領導,不能忘記行業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卓絕的奮斗。
吃苦耐勞?艱苦創業
1986年,我轉業到國家煙草專賣局工作,先后在國家局機關黨委、人事司、銷售公司等部門任職,曾任重慶市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2007年退休。
1986年,國家局機關環境還非常簡陋,辦公和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但大家士氣高昂、團結一致、不怕吃苦、艱苦創業,逐步改變了局面。辦公地點也相繼從右安門遷到虎坊橋,后又搬到西便門,再從西便門搬到現在的三里河,辦公條件越來越好,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國家的貢獻越來越大。
制度保障?開啟新篇
在國家局機關工作期間,我十分榮幸地在江明同志身邊工作,有幸聆聽了很多重要會議內容,近距離了解了直接影響中國煙草發展方向的決策部署的出臺。我認為,中國煙草走到今天,歷經風雨坎坷,成功之處在于,國家局黨組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能夠對行業形勢作出科學判斷及正確決策,保證了行業在正確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行業“建起來”難,“管起來”更難。我覺得行業真的很不簡單,在堅持改革發展的前提下,正確協調各方利益,使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得到處理和解決,在當時那么艱苦的環境下能破冰前行,實屬不易。“七五”“八五”時期,行業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穩妥地解決了計劃外煙廠的遺留問題。特別是“八五”期間,發揮專賣體制優勢,使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與扶優限劣的政策引導得到了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發展路子。特別值得銘記的是,199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正式施行,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對我國煙草專賣制度加以確立,使煙草專賣管理和生產經營走上了法治軌道。從此,行業改革發展迎來新的曙光,開啟了一個嶄新的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