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中年油膩是什么樣子?
1.手腕上掛著各種串兒;
2.傳唐裝僧袍等類似服飾;
3.聚會時朗誦吟詩然后開始哭;
4.在頭部、面部等更多地方留長毛發或胡須;
5.隨身佩戴保溫杯;
6.大肚子;
7.襯衣塞進褲子里;
8.腰間掛串鑰匙;
9.車內擺放各種佛像;
10.留著不知道會干什么用的長指甲;
11.喝茶就好好喝,硬要大講茶文化;
12.手串兒套在車檔上;
13.T恤領子豎起;
14.過度脫發;
15.把秋褲當睡褲;
16.愛聽草原風歌曲;
17.愛穿拖鞋;
18.西服配白襪子;
19.手機上戴著左右翻開的保護套;
20.鼻毛成撮的外漏。
這樣一看,好像中年油膩就是一種「遭人嫌」的存在,事實真的如此嗎?
并不是。中年油膩,只是每個人的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是歲月與閱歷、人生與感悟、情懷與感情堆積起來的。
我們之所以會稱之為「油膩」,不過是因為這個年齡段正處在作為生活的中流砥柱負重前行,卻也同時不斷迎接著各種新觀念的挑釁與襲擊的時代。可能跟十年前相比,他們看起來過時了、土了、油了,但也就僅僅是這樣的感受而已。他們看似已經被時代的浪潮拍打著,但實際上,仍舊有自身的內涵和前進的方向。
就像我們抽一支煙、喝一杯酒,并不會因為它放的久了、舊了,就不抽不喝了。
反而,在這個老牌復出的年代,越是陳年的老酒,越是老牌的香煙,或許才越有韻味和魅力。
所以,與「中年油膩」和解,并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生活饒過誰。當90后的自己越來越靠近網上所描述的「油膩」的種種標簽時,卻也開始理解父輩的一切不容易。生活不易,何不與鼓起的肚子、凋零的胃、易損的關節、不再堅硬的心腸去和解一番?就像與白頭發和解、與胖和解一樣,只要達到了和解,或許好事就要來臨。
前有諸如哈德門、紅錫包、雙馬、延安、鳳凰、西柏坡、老巴奪、光明、東渡、豫煙、洛陽牡丹、釣魚臺、北戴河、阿詩瑪、游泳、劉三姐、永光、北京等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品牌卷煙老品牌開始陸續回歸消費者的視野,以一種全新面貌陸續回歸;
如今,行業更是出現了更多現象級老牌復出產品,掀起了行業復古的巨浪。比如大重九、荷花品牌的高端價值深入人心,成為中國煙草市場上的現象級。「品牌有積淀,市場有需求,消費者有興趣」,這就是老品牌的存在即合理。
縱觀中國煙草幾十年的發展,基本上每個工業企業在很久之前都有那么一兩款甚至多個老產品。這些產品或曾在市場知名度很高,或一直以來擁有不錯的口碑,但隨著行業改革的深度推進或其他因素,最終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演變成一種情懷與記憶。
而正是這種情懷和記憶,才是放在當下老牌復出上更值得營銷的一部分。正是有了這種情懷和經歷,它們反而在如今復出之時有了最多的優勢,有故事可講,有歷史可循,順理成章成為企業在籌謀經典品牌回歸時重點考量和挖掘的產品文化內核所在。加之國風的流行,國人消費審美文化發生翻天覆地的的變化,對一些老牌往往更能從其身上捕捉到共鳴點。
當然,不論是過渡標榜老牌復出的風格打造而脫離當代社會元素與符號,還是反復回憶當年之勇,品牌都會略顯油膩。在卷煙創新形式不斷豐富的當下,很多年前的卷煙老產品再度回歸,能夠被新中產、Z世代這些「新型」消費者所接受嗎?這確實是個未知數。
但,人生的意義,不就在于不斷嘗試嗎?老牌翻新,值得一試,煙好、口碑好、消費者喜歡,就不會油膩。再說了,在多元化、包容化的今天,油膩又何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