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是近兩年的熱門詞匯。在各行各業,幾乎所有市場變動的前提,都有一個“消費升級”做引子。
那么,究竟何為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分為哪些元素?有無路徑可尋?
消費升級是消費結構的升級
根據經濟學家杜丹青的理論,消費升級,一般指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升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消費升級涵蓋了消費內容升級、消費方式升級和消費者主權維護三個層面的內容。
消費升級對社會發展作用巨大,簡單而言即消費升級可以擴大內需,擴大內需可拉動經濟增長,集中體現著消費需求對生產的決定作用。
消費升級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三次消費升級。
第一次是在改革開放初。當時糧食消費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升。這一轉變對輕工業、紡織業的發展產生拉動,進而促進經濟第一次增長;
第二次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時,人們由溫飽向小康時期轉變,冰箱彩電洗衣機等生活享受類物品、電子機械產品市場興起,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第三次是當下時期,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保健、住宅、旅游等新型消費出現,相關行業增長迅速。
官方層面判斷消費升級的依據是從居民消費增長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遞增、新興消費業態迅猛發展等三方面來判斷。
煙草行業消費升級路徑
在煙草行業,消費升級的表現有多個層面,如味道、審美、體驗、消費者地位、文化等。
從“不舍得買”到“可以買”:
這是消費者錢包的進化,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改革開放時期,伴隨市場經濟的出現、消費者收入的增加,人們從卷個報紙、煙葉子就抽升級為可以抽在市面上售賣的“商品煙”。
從“可以買”到“買自己喜歡的”:
這代表著消費者消費自主權的進化。消費者從手中有了多余的錢可以購買商品煙,到收入增加到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煙,從而多了一份選擇上的自主權。
從“是煙就行”到“好煙才行”:
這意味著煙草消費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一開始,由于物質條件的匱乏,國內市場上的卷煙數量較少,消費者只能是市場賣什么就買什么。隨著卷煙產品數量和品類的爆棚,卷煙選擇權就轉交到消費者手中。
從“公認的好煙”到“自己認為的好煙”:
這代表著消費者自主選品意識的萌芽。在排浪式消費、模仿式消費階段,一款好煙的評定標準由集體社會、大型意見領袖制定,他們認為好的才是好。自主消費意識萌芽后,好煙的評定標準交到消費者手中,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好。
從“買味道”到“買產品”:
這代表著卷煙的競爭開始走向綜合水平。卷煙發展歷經品牌致勝、大單品為王、高端制勝等階段后,在2010年后走入綜合性競爭階段。消費者購買一款卷煙不再單純地看卷煙的某一個方面,而是更看重其整體,包括味道、價位、包裝、文化、定位、消費群體、消費場景、終端打造等。
從“買產品”到“買體驗”:
這是煙草產品體驗的進化。爆珠可捏、雙爆珠可選擇性捏、“境界中支”掰著使用、貴煙(生肖)盲盒式圖案設計、貴煙(福中支)棒中棒技術、“大紅方印”甜潤的感知……諸多可體驗的功能,讓煙草產品不再拘泥于產品。那些產品之外的戰場廝殺正愈來愈烈。
從“這是什么煙?”到“原來是這樣的煙”:
這意味著卷煙消費市場信息更透明,煙草市場完成了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化進程。在消費市場的發展中,煙草從最初戴著神秘的面紗到主動摘下面紗再到通過品牌宣講、駐點營銷、體驗之旅等方式,將煙草的生產制作過程一一揭露,這也是市場地位的轉化。雙方從“一高一低”、“門內門外”的關系,變成了打開天窗平等說亮話的關系。
從“求著買煙”到“座上賓”
這是煙草營銷體驗的注入過程。多元的競爭新時代下,品牌方主動邀約消費者尤其是高端、核心消費者參加布置精美的營銷體驗活動。消費者一改過往“求著買煙”、高價買煙、找熟人的地位,成為工商企業的座上客。
從“性價比”到“心價比”
這是理性消費、消費降級之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再以價格論產品,他們更看重產品上那些自己喜歡的元素。他們寧可在其他消費方面節衣縮食,也要將自己喜歡的那款產品拿下,即使這款這款在別人看來并非那么“值得”。“性價比”逐漸退位,“心價比”登上舞臺。
所以,當一個人感嘆“沒有感覺到消費升級”時,可以對標以上煙草市場的發展表征,看看是真的沒有升級,還是因為其潤物細無聲,以致讓人忽略了我們正日漸美好、向上的消費生態。以上也可作為煙草品牌推新、煥舊時的蹤跡參考。
如果企業能將品牌發展的目標與消費升級的真正需求結合起來,那一定猶如注入源頭活水,得以具有活力、健康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