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煙葉生產經過多年去庫存后由穩轉增的第一年,全省煙葉產區各級煙草部門在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回顧這一年的煙葉工作,各單位總結了哪些成效?今天,一起來看嵩縣、社旗、泌陽縣煙草分公司的經驗之談——"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推動減工降本增效
2022年,洛陽嵩縣分公司大力開展煙葉流通領域改革,聚焦“用工荒”和“降本增效”兩個問題,堅持農工商協同發展,摸索出一條煙葉產業“產、收、調”高效發展之路,煙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進步,上等煙比例、煙農戶均收入、煙葉特產稅均創新高。
“炕站直收”創新煙葉交售流程
為解決煙農在煙葉生產、烘烤、挑揀交售等環節“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嵩縣分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精準靶向發力,在田湖煙站所轄兩個鄉鎮實施“炕站直收”模式。該模式將以往煙葉出炕到交售8個環節優化為4個環節,減少了煙農在初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用工投入。經測算,每畝地可減少用工2個,降低了種煙成本,煙農認可度高。
一是凝聚思想共識。科學分析模式流程,將“炕站直收”作為促農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動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二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了“炕站直收”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通過調研研討,制定工作方案、操作流程和補貼辦法,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提高服務水平。煙葉就炕回潮、出炕去青雜、打捆后,由合作社安排運輸人員到烤房將煙葉直接運到煙站進行分級交售,實現了煙葉出炕即售,提高了流轉效率,避免了煙農的儲煙風險。
“框欄運輸”創新煙葉儲運流程
在煙葉調撥中,嵩縣分公司與天昌公司、浙江中煙合作,在田湖煙站建立了“框欄運輸”試點,4700擔煙葉全部采用此模式完成調撥。與傳統打包方式相比,框欄裝運減少了勞務用工和成本投入,提升了倉儲調運效率。其中,打包效率提升了44%,節約裝車時間95%,倉庫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按田湖煙站收購總量測算,全年可節約包裝物料成本超5萬元,節省裝車費用34%。同時,減少了因人工搬運、打包過程造成的煙葉造碎,避免了煙葉資源浪費。
“站廠直調”創新煙葉調運流程
今年,洛陽市公司開展“定向生產—站廠直調”,嵩縣分公司6個煙站滿足工業需求等級的煙葉,全部由煙站直接調運天昌復烤廠,實現了煙葉原料供應降本增效。一是簡化了流程。減少了到市公司中心倉庫裝卸保管環節,將二次調運操作變為一次操作,簡化了工作流程。二是降低了成本。煙葉中心倉庫裝卸成本、商品存儲養護費用和煙葉造碎損失三項費用明顯降低。三是提高了效率。實現收購結束、煙葉調撥也基本結束,調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強基固本? 融合賦能
南陽社旗縣分公司搶抓由穩轉增戰略機遇,把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和重農抓糧大局,實現了協同發展。
夯實“穩”的基礎?守牢產業發展新陣地
政企聯動,凝聚發展共識
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把煙葉產業納入社旗縣“十四五”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全力打造“全國優質煙葉生產基地、河南濃香型煙葉強縣、南陽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目標定位。
科學規劃,打造高質量煙田
優化基本煙田,落實千畝連方1個、500畝方9個、100畝以上27個,戶均種植51.4畝。強化煙田土壤保育,推進煙田設施配套,打造土壤適宜、集中連片、設施完善、抗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質量煙田。
統籌兼顧,種實種足管好
在遭遇60年不遇的持續干旱和極端天氣影響下,圓滿完成煙葉收購任務,基本形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擴充隊伍,優化種植主體
積極引導農業發展公司加入綜合體建設,利用現有的種植經營情況,合理加入煙葉進行輪作,實現以煙為主、多元融合。
實現“質”的突破?增強產業發展新定力
機械運作助力減工降本
通過政府引導,煙草公司統籌,整合煙草與大農業農機資源,以合作社為依托,通過專業化服務途徑,重點解決煙葉生產環節用工難、用工貴問題,實現現有機械利用效率最大化,畝均成本降低300元以上。
提高先進適用技術到位率促煙葉質量提升
狠抓煙葉生產關鍵技術落實落地。2022年,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占比80%以上,揭膜培土占比率85%以上、優化結構占比100%、采烤一體化服務率80%以上。
形成“融”的合力?積蓄產業發展新動能
以土地流轉保障循環生產,健全“煙草+基層組織+農業公司+農戶”的土地流轉運作機制,以煙為主,煙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立體種植,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產出率。
以產業融合提升綜合收益
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效整合行業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配套、鄉村振興等項目資源,綜合體煙葉抗風險能力和經濟效益明顯優于全縣平均水平。
以模式轉變實現增收致富
鼓勵煙農以土地、資金或者技術入股當地的產業綜合體項目,逐步實現從煙農到產業工人到股東身份的逐步轉變、種地收入向利潤分紅轉變,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責任共同體。
穩規模? 強管控? 保任務
2022年,駐馬店泌陽縣分公司緊盯穩的底線、搶抓增的機遇,順勢而為、精心謀劃,穩定煙葉規模、提升管理水平,轉變生產方式、強化基礎管理,在全省率先完成煙葉收購任務。
整體設計優化布局打好穩規模的基礎
主動協調,營造煙葉發展良好環境。多渠道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出臺《基本煙田建設與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形成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統一協調、各方支持的“一盤棋”發展格局。
主動作為,提升煙葉生產基礎水平
將行業高標準煙田建設與政府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目前全縣6個重點植煙鄉鎮已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劃到基本煙田區域內。大力開展電能烤房建設工作,改造、新建電能烤房1224座。
主動服務,堅定職業煙農種煙信心
培養適度規模的優質煙農,通過市縣站三級分片包站、包站到戶、點對點幫扶等形式給煙農提供貼心優質的服務。建立職業煙農隊伍,優化生產投入政策,提高煙農盈利水平。
精心謀劃種足種實打好保任務的基礎
面對近年來疫情反復、煙葉受災、煙農種煙積極性受挫等不利因素,市、縣公司同向發力無縫對接,全力保障煙葉任務的完成。
留足煙田面積
充分評估自然災害、病蟲害和烘烤損失風險,圍繞生產收購目標,留足煙田面積。
育足煙苗數量
強化責任意識、育足育夠煙苗,強化過程管理、落實關鍵技術。重點抓好全面消毒、基質拌菌、溫濕控制、煉苗鍛苗等關鍵技術措施到位率,培育無病壯苗。
激發隊伍活力
建立“公司鄉鎮相對接、科室村委相對接、煙站煙農相對接”三對接工作機制,杜絕以往上熱下冷,上急下慢被動局面。
凝心聚力克服困難打好保收益的基礎,面對疫情、干旱高溫、冰雹大風等異常嚴峻局面,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全力保障煙葉生產經營工作有序推進。
管理有力
加強基質拌菌、蘸根移栽、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上部葉帶莖烘烤技術等技術的推廣應用,優化煙葉生產投入補貼政策,強化生產過程管理,保障各項生產技術措施、管理措施的落實。
組織有力
組建黨員突擊隊,出動200余人次幫助煙農開展抗旱保產、搶采搶收等工作,有力保障煙葉生產工作順利開展。
協調有力
在災害發生的期間不分時間、不講困難、不遺余力幫助煙農協調水源、電力、保險理賠等30余次,盡一切可能讓煙農花最小的代價降低損失。
求真務實嚴格規范確保完成收購任務
全面推行“分級在社、收購在站”收購模式,預檢封捆煙葉純度合格率90%以上;緊盯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工商交接合格率、煙葉等級純度等,強力推行煙葉質量追溯制度;實行痕跡化管理,將收購磅組作為質量追溯的最小單元,落實質量監督和考核,提升了收購質量、提高收購效率,實現了煙葉收購規范有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