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良好的市場狀態、穩定的需求釋放、積極的品牌作為、密切的工商協同和產業鏈的全面發動、開足馬力,特別是有效的跨周期調節,今年1月份延續了之前經濟運行向好態勢,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有為的勢頭,以產銷平穩協調、結構持續提升、市場狀態總體良好、重點品牌引領作用有效發揮,在關鍵之年實現了有力的開局起步。
不過,正如在新一年的穩增長:平衡、協調、可持續中所分析的那樣,今年春節,既有消費復蘇回暖的一面,我們似乎看到了久違的消費熱潮,各地人潮洶涌,出現了洶涌澎湃的觀影潮、旅游潮、購物潮;也有分化加劇的一面,銷售收入增速低于消費人次增速,總體上是消費復蘇,部分市場出現暴增,但消費分化明顯,這大概率與疫情帶來的收入分化有一定關系。
可以作為參考的是,春節期間出游人數大致恢復到2019年的八、九成,而旅游收入則只有2019年的六、七成。換句話說,春節旅游市場的恢復,更多是看起來熱鬧,而不是重新煥發活力。「陽過了」「天氣好」「憋久了」和疫情后更重視親情友情,固然可以支撐春節檔的復蘇,但后續能否延續這種勢頭,又或者形成新的激發,還需要更多觀察。
也正因為此,對于1月份的情況或許需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1.去年年末跨周期「調節」的比重有多少?
2.真實的市場狀態怎么樣?動銷、價格、庫存
3.消費回暖是一時反彈,還是后勁很足、未來可期?
4.春節消費的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
5.重新啟動——恢復——人口流動將會帶來什么樣的需求轉移?
6.疫情的影響還有沒有,有多大,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些問題,不同市場、不同品牌會有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反映和表現,通過這樣的梳理與研判,有助于——在1月份實現預期目標、良好開局——基礎上,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采取有針對性的運行調控、措施手段,進一步做好一季度經濟工作,為一季度經濟運行「開門紅」,乃至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和進度條件。
就當前的重點和關鍵而言,既在于頭腦清醒,又取決于下一步動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系統性。
一方面,需要把12月、1月和2月拉通來看,而不只是單純看元春季節。去年跨周期調節的效果非常突出,這也意味著調與控的力度很大,騰出來、轉過來的銷量結構補齊了銷售日期減少帶來的影響,對于市場需求——變化與趨勢——的判斷、把握因此需要拉長周期來看,用這3個月的數據來對比,才知道「捂緊錢包」、「非必要不消費」影響有多大。
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大家對春節消費熱度的保持并不樂觀,市場熱度來得快退得也快,消費意愿、消費能力對消費的影響很明顯也還將延續一段時期,尤其高端市場在節禮消費退出之后很快就降溫轉冷,高端品牌眼下狀態維護、穩健發展的壓力不小,這也對結構提升的可持續性產生了連鎖影響,穩定需求、滿足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急迫而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2月很關鍵,2月份如果穩住了,調好了,整個上半年,乃至全年就有把握,有底氣。相比于往年元春旺季過后及時修復市場狀態、恢復供需平衡,今年2月份還不能松口氣,還是要盯緊一點,首先是進度的保證——2月份當月,以及1、2月份拉通起來——不低于去年同期是底線,同時還要努力在結構上建立一定的空間和余量。
考慮到去年春節假期在2月6日才結束,今年多出來的四個工作日,讓2月份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空間來保持進度、調整節奏、優化結構、提升狀態,這很檢驗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是對市場的準確分析,對趨勢的科學判斷,提升后續策略措施的提前量、針對性;另一個是預調、微調、快調的技術和能力,調控調控,難的不是控而是調,想快能快、該穩則穩。
提升狀態,保持活力,穩定預期,是眼下至關重要的三件大事。
第一,提升狀態。把保持良好狀態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奠定了今天的好狀態,也決定了明天的狀態好。現在的關鍵,是建設高水平的「十六字」調控。如果說之前,「十六字」調控更加強調執行的嚴肅性,重在解決內部問題,核心是「控產降庫、擰緊龍頭」,現在的重點不僅在解決外部問題,更大力度「穩定消費、打通出口」,更重要是提高執行的系統性,更多體現精準精細。
第二,保持活力。對于品牌發展而言,可量化的狀態表現當然很重要,難以量化的口碑評價也至關重要。既要提升面向消費者的鮮活感、信任度,尤其大品牌、成熟品規,要的是親近親切,而不是無聊乏味;也要鞏固面向零售客戶的盈利能力、發展后勁,這需要品牌有更多的客戶思維,以及扎實的執行力,而不能滿足于整體面上的數據好看、指標不錯。
第三,穩定預期。一個是內部的保持定力,按照工作會安排布置一步一個腳印抓好落地落實,不以一時指標好看就掉以輕心,也不因一時壓力放大就動作變形。另一個是外部的信心建設,夯實產業鏈的穩定性、系統性,防止和避免踩踏效應、市場擠兌和跳水動作,尤其高端品牌的穩定可持續,要針對市場變化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市場壓力,提振客戶信心。
當然,這首先需要堅持把保持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更好地滿足需求、服務需求、穩定需求————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十二五」時期產大于銷到「十三五」時期銷大于產再進入到新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供給質量的持續提升、市場需求的有效滿足,再加上科學系統的運行調控,最終以良好狀態支撐平穩運行。
接下來,就是在有效滿足需求中抓住機會,在提升供給質量——激發需求——中創造機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