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著名經濟學家樊鋼曾說過:一家企業就是一位戰士,領導和職員是其精氣與元氣,財產與物資是其鎧甲與利劍,而至關重要的是這位戰士是否稱得上英雄,那就必須要注入巨大的思想能量,而企業的思想能量則是企業文化的建設與運用。
近年來,為落實國家局提出的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滿足干部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市局(公司)如火如荼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硬件、軟件大規模投入,一間間精致的企業文化室在文化建設的浪潮下誕生,一場場活躍的企業文化活動在歡呼鼓掌中開展。在一番企業文化大火熱景象之后,一種怪象誕生:不少單位沒有真正的觸摸到文化建設的本質,急切地想要囫圇吞棗,往往采用一種不切實際的方式在企業中轟轟烈烈地開始建設,不論多少資金的投入,多少人力的付出都愿意嘗試,在一陣風的帶動下,制定方案、編寫準則、不論崗位強制灌輸,可是,雖然大家都費盡了心思,可隨著時間推移,員工們并不買賬,他們會把這類企業文化建設項目視為表面文章,那些精心炮制出的那些使命、愿景、價值觀、規章制度,最終也會被員工們很快遺忘,結果企業文化被“流產”或者“早產”了。文化活動室也難以避免“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現象,這些設施變成了應付文化建設任務、應付文化宣貫指標、應付上級領導考察、應付兄弟單位交流的工具。不少文化活動室只能孤芳自賞、冷落一旁,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面子背后,難以做到真正的企業文化建設長效化、科學化、高質化。那和讓企業文化不再重蹈“面子工程”的覆轍呢?
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十分重要:一是高層領導要和基層員工一起沐浴文化甘霖,高層領導是企業文化的主持者和推動者,并不能只作一個鞭策者與旁觀者,領導與員工應該共同構建文化的金字塔,放下作為管理者的架子,成為文化建設團隊的一員,與員工凝聚一心,這樣員工才會有親切感與歸屬感,員工腦子中“企業文化建設是上頭的事,我們只負責干活”的思想才會逐漸消除,要融入基層,親和員工,才能讓文化建設的基石更加穩健。二是找準文化宣貫方法,煙草企業只有清晰地描述企業的愿景,才能夠使員工們產生發自內心的感召力量,從而激發每位員工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描述的方式并非開開會,看看手冊這么簡單,坦白說開會的效果甚微,只有不間斷地在各類文體活動潛移默化地灌輸,這種輕松的、活潑的、富有激情的灌輸方式起到的效果遠比開大會來得和藹與有效,適當減少員工工作的壓力,適當提升員工文體活動的質量與數量,萬萬不能把文體活動當任務,上半年完成了,下半年就啥都不管,這樣的行為不但不能圓滿地完成企業文化的宣貫,更容易讓員工產生一種思想“原來文體活動就是某些部門完成工作任務而已,咱們是道具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企業文化建設不在于文化室是豪華與高檔,常有文體活動則是真正的歸屬與舒心;企業文化建設不在于理論有多復雜與深邃,領導與員工發自內心的把文化活水引入這一溝清泉才是真正的成功。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