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煙草公司經理辦公室有兩個秘書。
其中一個五十幾歲,資格很老,文化底蘊一般,且不會使用電腦,寫材料總離不開剪刀與漿糊,卻總喜歡教導年輕人。另一正是而立之年,中文專業,電腦高手,才思敏捷。他們兩個共同給領導寫稿。因為工作時間長,所以老秘書比較有地位,小秘書寫的任何東西他都要審一下。審完了不免要改,一改就改得面目全非,交到領導那里對兩個人都不滿意。
從某一天開始,事情有了轉機。稿子交到老秘書那里,修改稿很快就能再轉呈給領導,并且基本上都能一次過關。領導還特意表揚了兩人工作配合得好。
小秘書聽著表揚,面露苦笑。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事情的微妙之處。
——每次寫完稿后,小秘書精心校對,之后有意留下錯誤,比如“的”“地”“得”之類的詞使用不當,一處用詞搭配不好,再有一處是會議精神少打一個字。老秘書容易找到這些“功勞”后,就不再改大的結構了。不知他意識到沒有,他每次找到的毛病,不多不少都是三處。
小皮哥說,可惜小秘書不是蘇軾,老秘書也不是歐陽修,何時才能放他出人頭地?
注: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主持科舉考試,他看到蘇軾所寫的《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驚喜地說:“這是我們同道中一個優秀的人才啊!”后來,歐陽修又讀了蘇軾送給他的文章,寫信給當時負有盛名的詩人梅堯臣說:“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