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自開展“四群”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以來,省委組織部把武定縣插甸鄉作為“掛縣包鄉駐村聯戶”的工作責任區,采取求實、務實、抓落實的思路,使“四群”教育活動收到了實效,取得了“插甸經驗”。通過認真學習“插甸經驗”后,我認為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應當真正做到沉下去,抓實干,與群眾親如一家,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謀實利,同時要帶領全站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和實踐“插甸經驗”,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綜合素質。
“插甸經驗”總結起來有三個特點,一是把村組和田間作為第一現場,同吃同住同勞動,原汁原味真情體驗,平實簡樸便捷高效,深化主題,順勢作為,認真執著,思想感情和工作方式回歸本色,回歸認真,回歸本源。二是千方百計抓基層打基礎,貼近百姓,突出黨建,整合資源,培育產業,改善民生,落實和創新兩手抓。三是依靠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真抓實干,想方設法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用心謀事,傾力做事,贏得百姓的信任和擁護;通過農村的可喜變化,彰顯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實效。
通過認真思考,我發現在當前一些現實主義意識的影響下,部分黨員干部思想浮躁,做事急躁,形式主義、功利主義現象突出,靜不下思想。在邊遠地區工作,只想著升遷離開,而不是靜下心來思改革、謀發展,為當地群眾做實事。 “插甸經驗”告訴我們,黨員干部不論在哪里工作,都要靜得下一顆心,一心一意地為當地謀發展。有為才有位。“為”不一定要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只有有一顆真正為民辦事的心,系著群眾的心,連著群眾的心,才能夠一心一意地為人民服務。有心才能做事,有心才會有勁,有心才會有為。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我們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顆緊系民生的心,只有有了這顆真心,我們才能真正解民憂,干實事,謀民利。
“插甸經驗”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深刻的思想內涵,對于做好基層煙葉站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借鑒和推動作用。基層工作應該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煙草產業是我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工作目的就是要為國家,為人民群眾謀福祉,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始終被放在黨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基層煙葉站的工作直接面對老百姓,必須把保障煙農利益作為最基本的要求,為廣大煙農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做好每一件具體的技術指導和生產幫扶工作,扎扎實實為煙農解決煙葉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把煙農的利益落實好、維護好,體現黨和政府的愛民之情、利民之意、為民之舉。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煙葉生產工作的任務越來越重,煙草工作者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我們應繼續發揚“孺子牛精神”,俯首為民,時刻將群眾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為群眾捧出一顆心來,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更多地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幫助群眾做好煙葉生產工作;率領全站干部職工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更好地為廣大煙農服務。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我認為基層煙草工作者要勇于探索,積極創新:一是著眼于促進行業的平穩發展,不斷健全對煙農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做好農業與工業、商業的銜接工作。積極研究和完善惠及種煙農戶的保障體系;二是著眼于種煙農戶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完善的服務政策、拓展服務領域、加強科學技術指導、提高服務水平為著力點,積極研究和健全多元、多層、多樣的服務網絡;三是著眼于提高自身專業化服務水平,在工作當中要不斷總結,不斷學習,積極思考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爭取做到以最簡潔高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四是著眼于維護農戶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積極研究和完善政策體系,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切實增強政策體系運行的公平性、規范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促進“兩煙工作”的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