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隨著企業管理逐步邁入科學化、規范化,煙草企業結合自身特點,翻開了精細化管理的新篇章,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精細化管理模式,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升級,與此同時,精細文化也隨之誕生。隨著精細文化的不斷深入,煙草企業探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管理手段,較好地解決了企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此,精細文化已經成為煙草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建設的必然產物和主要方向,只有將精細文化真正融入煙草企業管理,充分發揮精細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使煙草企業適應日益變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關于精細文化的理解和體會
(一)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1]是運用程序化、標準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各級組織和團隊精確、高效、協同、持續運行的一種管理方式。它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文化。精細化管理是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深入推進。
(二)精細文化。“精”,即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細”即細節和過程,從細微處著手,從細小的事入手,細致安排每一個環節和過程。精細文化是伴隨著精細化管理所誕生的一種新文化理念,“精確、細致、深入、規范”成為了精細文化中最顯著特征,精細文化既要注重細節和過程,又要注重結果和效果,倡導精細文化就是要倡導精細化營銷、精細化采購、精細化研發、精細化生產,就是要做到制度精細、標準精細、執行精細,全面實施標準化管理,通過制定科學標準、嚴格執行標準、持續完善標準,不斷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率,全面推進煙草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一定角度上來看,精細文化是煙草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必要產物,它有利于提升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解決企業管理工作中“防差錯”難以實施、考核難以量化等一些現實工作中的短板,將合作溝通、上級有責、共同監督、為結果負責作為精細文化的有效武器。
(三)煙草企業精細文化的興起。當前,精細文化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煙草企業的各項管理之中。對于煙草企業來說,在工作中倡導這一文化理念的實踐意義在于,它為自身提供了一種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理論意義在于,它可以促使煙草企業管理達到的一種“精益求精”的新境界,明確了一條現代化管理的發展方向。
精細文化并不是一氣呵成,它是從長期的精細化管理中所積淀的企業文化,只要能抓住煙草企業的核心力量,穩步推進,就會使煙草企業管理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最大限度發揮精細文化的效用。因此,對于煙草企業來說,必須在日常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全方位融入精細文化理念,促進煙草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精細文化在煙草企業管理中的現狀及問題
(一)精細文化理念缺乏普遍認可。精細文化作為一種新的企業文化理念近些年才開始在煙草企業推廣開來,對于煙草企業而言,其符合自身特點的精細文化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就現階段的人力資源狀況而言,仍然不能達到普遍認可。煙草企業最核心的中堅力量集中在基層,因此基層班組成為了生產一線的一個個有形的組織群體。由于基層班組老員工所占比例較大,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較為滯后,新的企業文化與管理模式對于基層班組而言推廣難度便會有更高的挑戰。在日常精細化生產工作中,部分崗位的操作與實施依然以員工自身多年積累的經驗為主,難以避免因崗位變動而帶來的操作誤差,給精細文化的推進增加了一定難度,從而也使精細文化難以得到最直接的體現并被廣大員工所理解和接受。
(二)企業管理與精細文化融合難。煙草生產與普通產品生產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而推廣精細文化必定就會與傳統生產管理模式存在諸多不相融合之處。精細文化為一種現代化管理的思想武器優點諸多,但在貫徹倡導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特點,與時俱進,在探索中不斷的完善精細化理念與思想。總體來說,企業管理與精細文化融合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硬件設施限制精細文化的升級。精細文化的推進可以說是煙草企業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但另一方面,煙草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也限制了硬件設施的跟進。以某卷煙廠為例,制絲車間的各型設備使用年限大多都為10年以上,雖然工廠對設備嚴格的保養與維護制度使其使用效率并未大打折扣,但對于精細文化的推進卻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設備自身情況的限制使得一些崗位依然以傳統的經驗操作為主,而經驗操作的主體便是操作工本身,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使工藝、規范等實際工作內容產生偏差,從而使精細化理念很難與員工日常工作相結合,對精細文化的理解也受到了限制。(2)眾多新管理手段使員工面對精細文化“措手不及”。管理手段是企業文化的物質文化形態,精細文化理念作為一種新的文化管理模式必定會伴隨眾多新的管理手段的出現,較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言其專業性和復雜性會有所增強,使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與執行者在原本的工作中會額外考慮諸多因素,這與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截然不同。例如,在精細文化對其所伴隨產生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量化考核體系、生產成本節約、管理制度標準化及員工素質提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精細文化與企業管理的充分結合,易使基層員工缺乏對精細文化的決心,給煙草企業精細文化理念的推進帶來很大的障礙。精細文化本應是一項長期戰略,但由于與日常管理融入不充分,會使員工將其作為一項短期工作,徒于表面,達不到企業文化理念的徹底革命。
(三)激勵機制在精細文化推進中缺乏合理運用。煙草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是員工所期盼的,而基層員工大都渴望在先進管理舉措中凸顯自身的作用,得到企業的認可、重視與尊重,也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在企業發展中的位置。激勵機制通常是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但在實施過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卻很容易忽略員工的內心感受,達不到精細文化的預期效果。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1)在激勵手段上多以負激勵手段為主,嚴格的負激勵手段使員工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影響精細文化理念的違規違紀現象便會受到應有的考核,這使得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存以畏懼心理,自身的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2)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常常依賴于管理流程與制度對員工的激勵與約束,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能得到充分調動,同時也使得基層組織的軟實力得不到充分體現。(3)精細文化往往是建立在規范化的基礎上并以此為出發點,但這與員工的不同個性是相違背的,甚至因為員工之間的差異對各種激勵手段的敏感度也大有不同。單一的激勵手段無法滿足員工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其對所屬部門乃至企業的歸屬感,甚至增加了其他管理工作的成本,難以達到精細文化的預期效果。
(三)員工在精細文化中的地位未充分體現。煙草企業在探索精細文化理念的過程中通常會先把制度流程的梳理與完善放在首位,并按企業要求制定配套的考核標準,試想用完善的制度、流程就能達到預期的精細化效果。但在進一步推進過程中卻發現如此一來使基層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就精細文化在員工經濟收入中的體現而言,諸多的考核指標會成為員工衡量自身企業價值的重要依據,而與其對應的工資收入成為了衡量崗位價值的標準。基層員工往往用比較工資高低的方式來抬高或貶低自身在企業中的地位,如此以來在凸顯員工對金錢和物質需要的同時,也忽略了員工在心理上的另一個動機——得到企業的尊重。因此,員工在精細文化中的地位有待進一步提升。
提升精細文化在煙草企業管理中效用的對策思考
(一)用群體文化引導精細文化理念。教育培訓往往會成為文化理念的首選宣傳手段,該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使受訓者了解其詳細內容與當前情況。例如把某卷煙廠基層班組作為一個群體代表來考察,通過我們調查了解后知,基層班組近一半的員工認為教育培訓達不到深化精細文化的理想效果。從之前的現狀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階段基層員工中,整體學歷水平不高,平均年齡偏大,因此對教育培訓的接受難度同樣會增大,不能將其作為貫徹精細文化的首選宣傳方式。
精細文化是一項長期的文化措舉,將其深入到煙草企業管理中也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在煙草企業管理過程中,各企業往往會擁有不同特點的“企業特色文化”,這樣的特色文化通常是企業管理者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自發形成的,是干部員工共同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因此用企業特色文化來引導精細文化理念是深化精細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例如在安全管理中,通過安全隱患查改活動、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使安全意識與企業特色文化得到了有機結合,并逐漸擁有了自己的安全生產口號等體現共同價值觀的安全文化,讓干部員工對其管理措施得到了普遍認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運用同樣的方法,群體文化的推進也能發揮出精細文化的最大效用。
(二)探索精細文化與企業管理的有機結合點。實現煙草企業管理與精細文化的充分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新思想的推進必然要做到因事制宜和因人制宜,結合企業管理實際情況合理運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點及面,以達到最佳的效用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