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如(左一)為小區人員測量體溫(本文圖片由朱啟元提供)
段海如(左一)在指導小區人員記錄體溫情況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天龍社區,有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一直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群眾筑起生命健康安全的屏障,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門神”。
他,就是吉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退休職工段海如。
志愿者的“老班長”
段海如的社區疫情防控志愿者生活,是從一通電話開始的。
“老段,接到反映,小區里有居民是從疫區返回的,社區要對所有居民進行排查,我們人手不夠,你能不能來協助一下?”1月23日晚上8點,在家休息的段海如接到天龍社區黨支部書記葛桂蘭打來的電話。
疫情防控不容輕慢。段海如向來熱心,放下電話,他披上外套,就向社區黨群辦公室跑去。各樓棟住戶數量有多有少,他主動選擇住戶多的樓棟排查;事發突然沒有準備口罩,他就用毛巾代替……經過3個多小時的核實,段海如發現,的確有部分住戶是疫區返回人員。段海如詳細向他們解釋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并要求他們在家自行隔離,認真配合做好醫學觀察。
“我是老黨員,我得往前靠。我的辛苦換來大家安全,我認為很值!”段海如這樣解釋自己的動機。
自那以后,段海如就再也沒閑著。他主動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除午飯15分鐘,一直堅守在社區崗亭前,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居民出入登記、體溫監測和外來人員勸返等工作。雖已年過花甲,但段海如做起工作來,仍然勁頭不減、一絲不茍。
“我身體好,這點辛苦不算什么?!鄙鐓^工作人員勸段海如好好休息時,他總是笑著擺擺手。
在段海如的帶動下,社區黨員群眾紛紛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社區疫情防控志愿者中,年齡最大的有73歲的退休職工,最小的有16歲的高中生,人數多時達100余人。
就這樣,段海如成了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隊長。每天6次值班,每班2人,志愿服務隊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叭诵凝R,泰山移。在老段的影響下,社區凝聚力得到很大增強。他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當之無愧的‘老班長’!”葛桂蘭這樣評價段海如。
段海如在疫情期間給小區內處于醫學觀察隔離期的居民代購生活用品,并送貨上門,成為社區內的“快遞小哥”。
段海如(右一)與工作人員共同張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海報
隔離人員的“暖心人”
“鈴鈴鈴……”2月9日,正在社區門口值守時,段海如的手機鬧鈴響了。他拿起手機看了一下時間,上午10點30分,他與其他工作人員進行了簡短的工作交接,便往不遠處的超市走去。
原來,小區里有3戶外地返家人員在隔離,由于無法外出,段海如就成了“采購員”,定期通過微信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堅持為他們買蔬菜、大米以及日常用品等,有效保障了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為了避免忘記時間,段海如還特意設置了鬧鈴,以此來提醒自己。
同時,段海如每天與隔離人員進行電話溝通,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并做好登記,及時向社區上報。
對于上了年紀的隔離人員,段海如還特別注意和他們聊聊生活瑣事、過往趣事,有時一通電話長達一個半小時。段海如知道,隔離人員與外界相對封閉,內心的不安也比平時更多,有人陪著聊天解悶,心情也就舒暢許多,這也是幫他們戰勝疫情恐懼最好的辦法。
段海如不僅是隔離人員的“采購員”,還是他們的“環衛工”。每次段海如將提前購買好的物品放到門口,臨走時都會順手提起旁邊的生活垃圾一并帶下樓。
截至目前,段海如為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已近萬元,丟放生活垃圾130余次。
已經解除醫學隔離的居民張海容回想起隔離期間的點點滴滴,動情地說:“老段不僅幫我們守住了社區疫情輸入的大門,還打開了我們隔離人員的心門啊!”
小區居民朱世伊為段海如專門寫了一首小詩《贊門神老段》:心中有民小老漢,天龍小區一標桿;當年衛國馳疆場,今天抗疫保家園。
“每一件普通的小事都需要一個普通人用心去做好,我是一名煙草人,是一名軍人,更是一名黨員,為群眾做點事是應該的,用自己的行動去傳播一些正能量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睂τ谌罕姷姆Q贊,段海如這樣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