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很多種樣子。我驕傲,其中一種是自己戴著口罩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樣子。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武漢。
湖北武漢市江岸區煙草專賣局的祝文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本以為2020年的春節會與往常一樣闔家團聚,熱熱鬧鬧的吃一頓年飯。臨近年三十,疫情的迅猛發展卻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一條微信
封城,千萬居民隔離家中。隨著確診與疑似病人的急劇增加,形勢逐漸嚴峻起來。看到每天新聞播報中在蹭蹭上漲的數字、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消息、醫院一床難求的窘境、醫護人員防護裝備的短缺,祝文娟的心里無法平靜。
1月25日凌晨1點半,還在關注疫情發展的祝文娟突然刷到一條朋友圈,讓她蹭地一下坐了起來:原來是一位同學看到一線人員物資緊缺,通過聯系國內外資源準備籌集一批物資捐往前線。這讓祝文娟興奮不已:是呀,與其焦慮難過,倒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自己能為抗疫做些什么呢?
正琢磨著,一條微信閃爍起來:“姐,你還好么?你那邊需要防護鏡么?我給你寄點,現在形勢嚴峻千萬保護好自己。”原來是遠在江蘇丹陽的朋友沈茜擔心她的情況,特意發來問候。
祝文娟突然心中一動,朋友沈茜是一位經營眼鏡店多年的小老板,而她所在的江蘇丹陽號稱“世界眼鏡工廠”,說不定能聯系到武漢醫護人員緊缺的護目鏡。她立馬翻身下床,迅速打開電腦,一邊收集各家醫療機構發布的防護物資需求信息,一邊向朋友詢問護目鏡的貨源情況。
一次對接
1月26日,疫情仍在升級。各大醫院的防護物資紛紛告急,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消毒水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
得知祝文娟的想法,朋友沈茜當即表示支持。沈茜與伙伴們蹲守在丹陽的多家工廠,搶購護目鏡,30副、50副、80副,終于湊齊了第一批準備發往武漢的100副護目鏡。
此時,一個新問題出現了:封城了,物資如何運到武漢?祝文娟多方聯系,最終順豐速運同意運輸發往武漢的捐贈物資。她和朋友們一方面在江蘇籌集貨源,一方面聯絡有需求的醫療機構,直接對接各家醫院負責防疫物資接收的專人,從江蘇直接把護目鏡快遞到各家醫院,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以最快速度把護目鏡送到醫護人員手中。
“醫護人員是在打仗,他們真的等不得。早一分鐘戴上護目鏡,他們就多一分安全。”談起當時的想法,祝文娟忍不住眼中含淚。
一份小愛
各方聯絡妥當,此時又到了凌晨。祝文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將“戰果”分享到朋友圈時,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身邊的同事、朋友、客戶看到她正在做的事情,紛紛表示也想為湖北、為武漢出一份力!
就這樣2副、4副、20副……不到3天的時間里,先后有100多位網友共同募集了660余幅護目鏡,分別發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同濟醫院、武漢市兒童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江夏第一人民醫院和京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一條又一條整理登記捐贈臺賬,一次又一天跟蹤物流收貨信息,一天又一天工作到凌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雖然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但一想到這份小愛能為前線的醫護人員提供一些防護、一點支援,祝文娟的內心充滿就無限的滿足。
疫情趨緩后,部分醫院給祝文娟和朋友們發來感謝信。祝文娟說,自己并沒有做什么,只是出于本心,心疼那些逆行而上的天使們、戰士們,同時感動于眾多網友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
國有難,我輩定當挺身而出;戰疫情,譜寫嘹亮的青春之歌。疫情期間,祝文娟還積極下沉社區,充當社區志愿服務員;目前,她正和同事們一起,全力投入復工復產的“加速跑”之中。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