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網報道
第一天,完成單機設備調試。
第二天,完成整線設備聯動調試。
第三天,完成整線帶料調試。
第四天,正式投料。
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原計劃15天完成的福建中煙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制絲設備電控調試任務,實際實施僅用了4天。昆船人創造的“廈門速度”讓用戶豎起了大拇指。
截至目前,“廈門煙草工業公司制絲設備電控項目”已經順利完工,進入后期維護階段。廈門項目成功實施的關鍵,在于昆船公司集中運用了“構件化軟件”、“專業化分工”、“無縫化協作”等多項管理新舉措和新技術,這也是今年以來昆船公司下大力氣推進技術和管理創新的結果。
構件化設計 創新技術應用模式
在前期溝通時,廈煙就要求昆船公司“盡量避免在現場進行軟件編程”,以保證程序控制設計更規范、更合理,縮短現場調試時間。
以前,昆船公司在實施現場電控項目時,都是由調試人員獨立進行臨時編程調試,存在缺少控制、隨意性強等問題。2012年,昆船研究院著手進行“卷煙分組加工制絲線構件化控制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在這一系統研發中,他們創造性地提出“構件化單元”技術,即按照“模塊化”管理的思路,將原有相對分散的控制軟件程序進行分塊設計,建立控制模型,使其能夠適應不同工藝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柔性和組合性。這種統一設計、集中管理的軟件設計方式,能使管理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該設計方案已成為針對分組加工中制絲線復雜工藝的昆船特色解決方案,能在提高生產系統的應變能力、減少人工操作、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取得明顯的效果。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較好適應國內卷煙工業企業打造中式卷煙制絲線工藝的要求。”昆船研究院系統工程所所長楊進松介紹說。
正是有了前期準備,構件化設計才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該設計將最新的網絡、計算機、信息集成技術整合,為廈煙用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系統解決方案,全面提升了生產線自動化控制水平。
針對廈煙用戶個性化工藝需求,在構件化設計的基礎上,昆船注重優化完善各類程序。為確保所編程序的嚴密性,研究院專門挑選了一批優秀設計人員。這些技術人員都參與過多個煙草行業大項目的實施,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能夠保證設計程序更好地滿足用戶需要。
專業化分工 集中優勢打“硬仗”
在廈門煙草工業公司項目實施過程中,昆船研究院為了更好地進行統一分工和管理,根據項目的實際需要進行了內部整合,將原來的系統工程所、煙機電控所、中控所、電控產品所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了現在新的系統工程所和電控產品所。
從項目洽談開始,一直到設備安裝完畢,系統工程負責人和設計人員都全程參與,詳細了解項目要求、項目難點和客戶需要,增強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使用戶產生信任感,確保“出了問題能很快找到對應的人”。
在正式調試階段,昆船研究院系統工程所由以往大項目只有3~5人負責調試任務,改為成立專門的項目組。項目組有近10名調試人員到現場進行調試,大大縮短了調試時間。
“在一個項目上投入這么多調試人員,不是讓原本緊張的人力資源更加緊張了嗎?”筆者對昆船研究院系統工程所副所長梁逢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恰恰相反。”梁逢春回答道,“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參與集體作戰,能夠縮短調試時間,快速完成調試任務。”
正是這種“短平快”的調試方法,把原來分散的人力予以集中,使其更有針對性地工作,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高,工作周期顯著縮短。用戶感到自己的項目受到了重視,從而對昆船公司更加認同。
無縫化協作 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
一個項目的成功實施,僅僅靠設計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合作初期,昆船公司領導多次走訪用戶,進行深入溝通。從方案的制定、協議的落實,到最后施工計劃的出臺,都以廣泛細致的討論為基礎。因為廈門項目存在改造范圍大、涉及面廣、施工難度大、工期要求短等多個難點,廈煙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到昆船公司協商和交流,并參與了設計、生產制造全過程。其間,雙方對多個實施方案進行了全面細化和改進。昆船公司還制定了詳細的《電氣施工、調試人員分配計劃表》,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進行研判,提出解決方案。
昆船研究院設計人員在項目實施前認真消化電控方案,精心準備圖紙、編制程序。對他們而言,要讓一臺臺設備正常運行起來,需要大量繁雜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面對諸多壓力,他們默默而細致地工作著。
在設備進駐廈門煙草工業公司后,加班就成了昆船工作人員的家常便飯。為了確保安裝進度,大家每天加班加點,齊心協力,緊密配合。正是憑借這樣的責任心,廈門項目才能夠以“非常規”速度完工,從現場設備安裝到重新投產運行,僅用了42天時間。
針對廈門項目成功實施的案例,昆船公司目前正在全面總結經驗。“以后,我們會把這些好的創新管理模式形成機制,作為常態化管理模式,不斷提高昆船公司的能力和水平。”昆船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家毅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