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涼山消息 9月涼山,金葉飄香,筆者走訪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西瑤煙葉工作站。
在西瑤煙站,當地鄉政府干部親自坐鎮收購現場,保障了烤煙收購秩序。提起煙葉收購、煙葉種植的話題,西瑤鄉人民政府的鄧正權鄉長頻頻提及“1號水窖”,他表示愿意帶路,讓大家見識見識這座為當地村民送去“幸福之水”的“大功臣”。
煙水工程真管用。圖為寧南縣西瑤鄉鄧正權鄉長指著“1號水窖”,述說它給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帶來的便利
沿著田間的機耕路,筆者驅車行至西瑤鄉拉落村一社的一處山梁之上,這里便是“1號水窖”所在之處。據鄧鄉長介紹,這座水窖由煙草公司投資,于今年4月份建成,蓄水2200方,覆蓋拉落村800畝煙田。看似不起眼,但對于這片高海拔、沒有自然水源地的“山地煙田”,水窖的建設則有了一層“雪中送炭”的意味。
“以前這片山地用水很困難,不僅生產用水,就連生活用水也要靠用膠管從遠處引水,現在不僅生產用水,甚至牲畜用水也可以通過水窖得到解決。”
煙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解決的不僅是生產生活用水,田邊堅實、平整的機耕路更加引人注目。
“不要小看我們腳下這條機耕路,作為水窖的配套工程,它對拉落村生產勞動力的節約、農事生產效率的提升起了大貢獻!”鄧鄉長說道,以前農田施肥,無論是商品肥還是農家肥,因為只有人行山道,要靠肩扛竹簍背。一次最多扛100多斤,現在有了機耕路,煙農們騎上摩托車,帶上200公斤肥料也很輕松。
行走在涼山煙區,很多地方泥濘盤曲的鄉間土路不見了,四通八達的機耕道路修到了煙田;挑水拉水的情景一去不復返,完善齊全的煙水配套工程隨處可見,太陽能提灌站、風能提灌站等新鮮事物出現在普通煙農的生產生活;錯落有致的育苗、烘烤工場散落煙區,在生產時節一片繁忙;馬達轟鳴的農機具,往來穿梭在農忙時分的煙田。
曾經“靠天吃飯”的煙農,無疑是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不僅讓他們從以往繁重的田間勞作中解放出來,更幫助煙農增加了收入,高度體現了行業關心關注煙農,把促進煙農增收作為一種責任的擔當。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